美術為詞,中國古所不道,此之所用,譯自英之愛忒(art or fine art)。愛忒云者,原出希臘,其誼為藝,是有九神,先民所祈,以冀工巧之具足,亦猶華土工師,無不有崇祀拜禱矣。顧在今茲,則詞中函有美麗之意,凡是者不當以美術稱。
希臘之民,以美術著于世,然其造作,初無研肄,僅憑直覺之力,以判別天物美惡,惟其為覺敏,故所成就者神。蓋凡有人類,能具二性:一曰受,二曰作。受者譬如曙日出海,瑤草作華,若非白癡,莫不領會感動;既有領會感動,則一二才士,能使再現(xiàn),以成新品,是謂之作。故作者出于思,倘其無思,即無美術。然所見天物,非必圓滿,華或槁謝,林或荒穢,再現(xiàn)之際,當加改造。俾其得宜,是曰美化,倘其無是,亦非美術。故美術者,有三要素:一曰天物,二曰思理,三曰美化。緣美術必有此三要素,故與他物之界域極嚴?逃裰疇顬槿~,髹漆之色亂金,似矣,而不得謂之美術。象齒方寸,文字千萬,核桃一丸,臺榭數(shù)重,精矣,而不得謂之美術。幾案可以弛張,什器輕于攜取,便于用矣,而不得謂之美術。太古之遺物,絕域之奇器,罕矣,而非必為美術。重碧大赤,陸離斑駁,以其戟刺,奪人目精,艷矣,而非必為美術,此尤不可不辨者也。
美術之目的與致用
言美術之目的者,為說至繁,而要以與人享樂為臬極,惟于利用有無,有所牴午。主美者以為美術目的,即在美術,其于他事,更無關系。誠言目的,此其正解。然主用者則以為美術必有利于世,儻其不爾,即不足存。顧實則美術誠諦,固在發(fā)揚真美,以娛人情,比其見利致用,乃不期之成果。沾沾于用,甚嫌執(zhí)持,惟以頗合于今日國人之公意,故從而略述之如次:
美術可以表見文化。凡有美術,皆足以征表一時及一族之思惟,故亦即國魂之現(xiàn)象;若精神遞變,美術輒從之以轉移。此諸品物,長留人世,故雖武功文教,與時間同其灰滅,而賴有美術為之保存,俾在方來,有所考見。他若盛典侅事,勝地名人,亦往往以美術之力,得以永住。
美術可以輔翼道德。美術之目的,雖與道德不盡符,然其力足以淵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輔道德以為治。物質(zhì)文明,日益曼衍,人情因亦日趣于膚淺;今以此優(yōu)美而崇大之,則高潔之情獨存,邪穢之念不作,不待懲勸,而國乂安。
美術可以救援經(jīng)濟。方物見斥,外品流行,中國經(jīng)濟,遂以困匱。然品物材質(zhì),諸國所同,其差異者,獨在造作。美術弘布,作品自勝,陳諸市肆,足越殊方,爾后金資,不虞外溢。故徒言崇尚國貨者末,而發(fā)揮美術,實其本根。
[聲明]:以上內(nèi)容只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并不代表“中國山水畫藝術網(wǎng)”的價值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