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馮先生在金槌寶成藝術品拍賣會上以400元的價格拍得一幅大幅中國山水畫作品,沒出一個月就以15000元轉(zhuǎn)手,瞬間便贏得了近38倍的“暴利”。并且,這樣近似神話的“撿漏”故事每周都在上演著。
打造這一撿漏平臺的是北京金槌寶成國際拍賣有限公司,這家公司的老總以前甚至都沒有接觸過拍賣這一行業(yè),硬是憑著自己對藝術品價值的理解和那一份執(zhí)著,借鑒國外流行的拍賣模式,創(chuàng)造出一套非常富于趣味性與娛樂性的“拍賣歸零”模式:所有藝術品在拍賣之前均與賣家達成“生死協(xié)定”,價格一律歸零。其價值由現(xiàn)場參拍的買家根據(jù)自己的眼力和喜好來決定,只要是現(xiàn)場最高價,哪怕是十元錢,也當即成交 。
不但模式新穎,而且,拍賣師的主持風格也打破傳統(tǒng),落槌極快,絕不拖泥帶水,根本沒有一次、兩次、最后一次這么繁雜的落槌過程。買家反應稍慢,那邊就已經(jīng)落槌成交了,這樣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撿漏良機會在每周一場的拍賣會上大量的出現(xiàn)啦!
按道理來講,買家歡喜,賣家就應該愁了。偏偏出乎意料,賣家們也是個個堅定支持這種拍賣模式。緣由就在于這家公司在拍品成交前不向賣家收取任何費用,這樣一來,就為賣家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非常好的藝術品交易平臺。賣家們根本不用擔心東西賣賠,因為一件東西賣賠了,另一件東西可能賺的更多,現(xiàn)場“你爭我奪”的熱烈氛圍說明了一切。
當然,拍賣公司也不會賠本賺吆喝,藝術品成交后,拍賣公司要向買賣雙方各收取一定比例的傭金。以每周一拍,每拍300件來計算,傭金數(shù)額也是相當不菲了。
在收藏熱的當下,這種一舉三贏的全新拍賣模式必將吸引大批的“撿漏大軍”前來捧場,得到眾多賣家的青睞,它給藝術品市場增添一抹清新的陽光,相信這種創(chuàng)新能越走越遠,擁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聲明]:以上內(nèi)容只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并不代表“中國山水畫藝術網(wǎng)”的價值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