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潘家園里98%都是現(xiàn)代工藝品了,原本是一個好市場啊!惫磐骅b賞家、北大資源學院客座教授曹洪面對記者的采訪,顯得很惋惜。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玩的人多,真東西少,這就是當今古玩市場的現(xiàn)狀。越來越多的玩家開始將文物當作投資保值的新手段,一旦入了他們的手再“流”出來就難了。這種現(xiàn)狀也就催生了高仿行業(yè)的日益興隆,買不到真的收藏,弄個高仿的也逐漸成了一些古玩愛好者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采訪過程中,記者來到位于洛陽市老城區(qū)的建東路,高水旺家族的九朝文物復制品公司的門店就開在這條街上,名叫“唐寶齋”。進入店內,記者被面前眼花繚亂的唐三彩搞得應接不暇,店里仿品的布置由內到外分為新工藝品、普仿品、精仿品和高仿品,價格也由幾十元到十幾萬不等。
“這個牽馬俑是店里單價最高的,價值15萬!币晃坏陠T說,“這些被搬空的非賣品大部分是出展了,也有個別是賣了的,但是太少了,因為非賣品都是工藝非常高超的高仿品,足以以假亂真,所以可以算是價值連城,很少有人買的。”
記者發(fā)現(xiàn),這里的每一件仿品都配有收藏證書,而且有與仿品大小相匹配的皮箱,檔次可見一斑。就在這時,幾乎與記者同時進店的一位客人不到5分鐘就選走了一件價值2000多元的普仿唐三彩,“過年送人!边@位客人告訴記者。
而對于仿制品的高單價和高銷量,洛陽市文物復制品總公司的書記周海濤卻并不感到意外,在他看來,工藝精湛的高仿品也是有收藏價值的,“真東西就那么少,只能買仿品啊,再說過個幾十年一百年,價值也會水漲船高的,買仿品總比‘打眼’好,最起碼沒有被騙的感覺!敝芎f。
據(jù)周海濤介紹,現(xiàn)在洛陽市文物復制品總公司承接的仿制品生意不是很多,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在幫博物館進行文物修復工作,他對記者說:“其實文物修復也是需要很高的復制工藝的,這個工作非常重要,所以我認為不應該給文物復制行業(yè)太大壓力,這個手藝該傳承下去,也應該允許用這些手藝掙錢,該管制的是那些利用這些人的手藝去騙錢的古董販子!
專訪北大資源學院客座教授曹洪:
高仿也有高價的道理
新報:現(xiàn)在的市場上還能淘到真東西嗎?
曹洪:像北京潘家園那樣的古玩市場,現(xiàn)在肯定沒戲了,一個市場里98%都是新工藝品,連高仿品都少。好東西都集中在收藏家手里了,而且現(xiàn)在大家都是投資保值,出手的少,要是有資本、圖保險,就去各大拍賣場看看。
新報:在您看來,高仿品有多大的藝術價值?
曹洪:要是真的非常精湛的仿品,單價也是非常高的,因為要想仿得惟妙惟肖,從選材到工藝都必須是上乘的,所以造價也非常高,如果真品上千萬元的話,那高級仿品甚至能有幾十萬元的單價,高仿也有高價的道理。
新報:高仿品會不會擾亂了古玩市場?
曹洪:古玩這個圈子考驗的就是眼力,要是真真假假都明擺在那,樂趣也就沒有了,也沒什么門檻和水平高低可言了。退一萬步講,就算是有人存心想騙你,如果你水平夠高也不會上當,畢竟騙子也不是強買強賣的。
新報:在古玩圈里怎么避免吃大虧呢?
曹洪:其實在古玩圈里玩,如果抱著一夜暴富的心態(tài)是早晚要栽跟頭的,尤其是現(xiàn)在,市面上根本沒有這么多真東西,剛開始買古玩時不妨先從普通的、單價不高的物件買起,一步步來。文/攝 見習記者 任博
(書畫新聞責任編輯:方健紅)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山水畫藝術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