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李鐵夫 挨餓 蔣介石 嶺南 紐約 同盟會 五星紅旗
![看詳細信息](http://www.scart.com.cn/mxx/ascx/view.pic.aspx?vmapid=12&vid=8696&vshowtype=1&vsize=600)
![看詳細信息](http://www.scart.com.cn/mxx/ascx/view.pic.aspx?vmapid=12&vid=8697&vshowtype=1&vsize=600)
油畫《馬丁將軍》
![畫家李鐵夫](http://www.scart.com.cn/mxx/ascx/view.pic.aspx?vmapid=12&vid=8698&vshowtype=1&vsize=600)
《水鄉(xiāng)風(fēng)景》
李鐵夫誕辰140周年 本報專訪曾與其共事的嶺南畫壇大師揭開其未婚之謎
他被孫中山喻為“東亞畫壇第一巨擘”,他是中國第一個到歐美研究西方油畫藝術(shù)的人,他回國短暫執(zhí)教卻為嶺南畫壇培養(yǎng)出108大家,他的肖像畫令西方油畫畫壇汗顏,他就是中國油畫界耀眼的里程碑——李鐵夫。
10月,李鐵夫家鄉(xiāng)鶴山市舉辦的紀念李鐵夫誕辰140周年系列活動持續(xù)舉行,其中鐵夫畫閣主展即將拉開帷幕,“李鐵夫美術(shù)館”也將于國慶后在江門市開門迎客。本報記者走訪了曾與李鐵夫一起工作、生活過的潘鶴、陳金章等一嶺南畫壇大家,還原李鐵夫真實而傳奇的一生,揭開他終身未婚之謎。
李鐵夫:原名李玉田。廣東鶴山人,擅長油畫、水彩畫、雕塑。為我國最早到西方學(xué)習(xí)油畫者。1916年入美國繪畫研究院,獲副教授學(xué)位。曾追隨孫中山參加興中會,在美國建同盟會紐約支部,任支部常務(wù)書記。1949年后任華南文聯(lián)副主席和華南文藝學(xué)院教授。代表作有中國畫《飛雁圖》,油畫《短髭男人》,水彩《瓶菊》等。1952年6月16日病逝于廣州,享年83歲。
“中國油畫第一人”非李鐵夫莫屬
記者從本次紀念活動總策劃、鶴山籍畫家胡錦雄處了解到,目前保留在廣州的李鐵夫油畫數(shù)量稀少,而且有些已經(jīng)破爛不堪,急需搶救性修復(fù)。他表示,“綜合起來看,‘中國油畫第一人’非李鐵夫莫屬!
嶺南畫派的重要代表畫家陳金章感慨萬千,“李鐵夫是真正的大師,他的作品讓我真正服氣,廣東出了這么個大師級的畫家,媒體卻很少報道,很少人知道李鐵夫的藝術(shù)造詣和愛國情懷,坊間的一些逸聞趣事還是以訛傳訛。我的意見是不但要報道,而且要把李鐵夫的作品向全國展出,要讓人們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大師!
陳金章印象中的李鐵夫是一個極為和藹的老人,晚年一直保持喝茶的習(xí)慣,而且每頓飯都要親自寫菜譜。一頓飯吃完后,學(xué)生總找機會“偷”菜譜,成為當時學(xué)生收藏其筆墨的主要途徑。
曾任同盟會紐約支部負責人
早在1946年,潘鶴就認識了李鐵夫。他告訴記者,當時李鐵夫在廣州舉辦畫展,還在展廳外寫了一條橫幅“同胞們,快來看啊,錯過了就再也看不到這么好的油畫了”。李鐵夫給潘鶴的第一印象就是“怪人”。但潘鶴在當年的日記里卻對李鐵夫表達了無限的崇敬之情:“看了他的畫,太好了,我想擁抱他,我馬上就想認識他,拿著自己的名片去找他……”
潘鶴指出其三怪:其一是拒絕給蔣介石等名流畫像,寧愿挨餓;其二是終身未婚;第三是每天堅持背起畫囊到外面寫生作畫,常年樂此不疲。
潘鶴介紹,李鐵夫在英美研習(xí)油畫,造詣很高,從而也取得了相當高的學(xué)術(shù)地位和社會地位。他留下一張舊名片,上面印的頭銜是美國雅士蕉殿力美術(shù)大學(xué)副教授,萬國老畫師畫院會員。萬國老畫師畫院是當年美國美術(shù)界最權(quán)威的組織機構(gòu),李鐵夫是該機構(gòu)中第一位亞裔會員。
李鐵夫積極支持孫中山的革命活動。他擔任同盟會紐約支部負責人六年,曾經(jīng)賣了自己創(chuàng)作的200多幅油畫、自己的汽車、別墅,把賣得的錢全部貢獻出來作為革命活動的經(jīng)費。
遭遇陰謀愛情終身未娶
李鐵夫性格倔強、孤僻。前全國美協(xié)副主席林墉回憶說,蔣介石曾給國民黨元老李鐵夫頒發(fā)勛章,李鐵夫把它扔掉了,其他人嚇得趕緊去撿,他卻說:“我不要。”
坊間關(guān)于他終身未婚的原因眾說紛紜,最為廣泛的說法是“鐵夫熱戀過一位華僑少女秋萍,而秋萍的父親是頑固的;庶h人,堅決反對女兒與革命黨人結(jié)合。就在鐵夫離開紐約到美國南部進行革命活動的時候,他強迫女兒嫁到西部的加州去了。鐵夫回來,已經(jīng)人去樓空,消息杳然。鐵夫傷心極了,大病了一場……”
潘鶴告訴記者,這些說法都是以訛傳訛。李鐵夫真正終身不娶的原因是因為遭到了一個白人姑娘的玩弄,最終精神失常,經(jīng)常穿著奇裝異服在公路上跑來跑去。潘鶴說:“在‘人間畫會’,很多年事已高的畫家都知道這個事情的緣由,但由于事隔太久,沒人愿意提起。當時李鐵夫師從美國著名畫家威廉·梅里特·蔡斯和約翰·辛格·薩金特,技藝超凡,深受兩位老師的寵愛。李鐵夫畫的西方肖像功力深厚,還因此獲得副教授的職位。一個黃種人的藝術(shù)水平超過西方人,讓嫉妒他的人接受不了,于是就設(shè)下圈套,讓一個白人姑娘主動接近他,和他談戀愛,但當李鐵夫深深愛上這個白人姑娘時,卻遭到無情的拋棄,這才有了李鐵夫精神失常的緣由。后來鐵夫身體復(fù)原后還寫了一首詩:故國方遭劫,男兒志未舒。羞為愛情誤,當作鐵丈夫。李鐵夫的名字由此而來!
升起香港第一面五星紅旗
1932年,李鐵夫回到香港,這年他已60多歲了。他孑然一身,在土瓜灣租了一間木屋居住,每月租金只需六元。家里不設(shè)爐灶,每天冷水洗浴,餓了就上茶樓飯店,幾乎天天到九龍城的統(tǒng)一茶樓就餐,最喜歡吃京醬面和魚肉煮蘿卜,說天下美味莫過于此。
1945年~1949年,美術(shù)界許多著名人士云集香港,李鐵夫不但和馮鋼伯、余本、趙少昂、張光宇等老一輩畫家密切交往,而且跟青年畫家黃新波、廖冰兄、陸無涯等組織的進步美術(shù)團體“人間畫會”經(jīng)常聯(lián)系。潘鶴先生拿出一張照片告訴記者,“1949年10月26日,李鐵夫帶領(lǐng)我們在灣仔六國飯店頂樓升起了香港的第一面五星紅旗。當時我還年輕,就負責守住樓梯口,不讓國民黨的人來拔掉國旗,為此還打架,當時英國見國民黨大勢已去,也就不怎么管。”
[聲明]以上內(nèi)容只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并不代表“中國山水畫藝術(shù)網(wǎng)”的價值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