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杭州3月24日電(童笑雨)“中法兩國藝術家之間的直接交流,對藝術的未來發(fā)展而言是非常迫切和重要的!3月23日,談及為何會在浙江杭州辦展時,法國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雷米·艾融說。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23日,雷米·艾融的個人回顧展“時光對話”在杭州西湖畔的時光門藝術中心舉行,現(xiàn)場展出其不同時期創(chuàng)作的繪畫作品,共計54幅。
![](https://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0324/e9b9465a-fd6e-461a-a27d-aaaefba93c9a_zsite.jpg)
展覽現(xiàn)場。童笑雨攝
雷米·艾融是法國當代著名藝術畫家、空間主義繪畫的代表人物,他是中國國家畫院首批外籍研究員,曾多次在中國舉辦畫展及藝術交流活動,被稱作“法中文化交流的使者”。
他的畫作中既有抽象圖形,也有具象事物。時光門藝術中心創(chuàng)始人盧莎表示,此次展覽呈現(xiàn)了雷米·艾融在不同階段的藝術表達,以及對光與空間的理解。
在展覽現(xiàn)場,雷米·艾融表示,中國繪畫成就斐然,中國的畫家是自己為藝術奮斗的最佳盟友。“2005年第一次到中國時,我就愛上了這個偉大的國家,一見鐘情的感覺從未消退。”
![](https://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0324/892a8999-3c61-4152-b958-d3faad3012e9_zsite.jpg)
雷米·艾融(右二)為觀眾介紹作品。童笑雨攝
隨著對中國藝術、對中國的了解加深,雷米·艾融也被中國的藝術所吸引,并在創(chuàng)作中融入中國畫作的風格。
油畫《峭壁》是其在2007年創(chuàng)作的,和以往畫作中艷麗的色彩、大塊的幾何不同,這幅作品更偏向中國畫的寫意風格。峭壁之下,有一棵樹,兩個旅人在拱門之下,眺望遠處的山峰。
![](https://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0324/d725e103-0a3f-4f3e-8f87-c96a7cc66fcd_zsite.jpg)
雷米·艾融作品《峭壁》。童笑雨攝
此類的“中西合璧”,在雷米·艾融的作品中多有出現(xiàn),他認為,加強法中兩國藝術界的交流至關重要。他提到,法中兩國都是歷史悠久、有著自己獨特哲學和藝術審美的國家,但近年來,法國許多的繪畫藝術傳統(tǒng)都被當代藝術和不以任何訓練為基礎的個人創(chuàng)造力所取代,反觀中國的藝術教育,仍繼續(xù)推行師承和實物寫生,這一點是法國藝術界需要學習的。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覽的舉辦地,離畫家、中國美術學院首任院長林風眠的故居并不遠。林風眠是最早一批留學法國的中國藝術家,他創(chuàng)造了不以媒介、畫種區(qū)分的“彩墨畫”,借西畫的光、色、造型、構圖等使傳統(tǒng)國畫的面貌大為改觀。
策展人蘇曉晗來自中國美術學院,他表示,此次展覽是杭州與法國的“再續(xù)前緣”,雷米·艾融是中法友好、中西文明互鑒交融的例證。
2006年,盧莎就想邀請雷米·艾融到中國辦展,18年后,她的夢想成真。她希望,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際,以畫作搭建中法文化交流的藝術橋梁,奏響中法友誼的新樂章。(中國山水畫藝術網(wǎng)編輯)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煙臺市優(yōu)秀美術作品展](http://qyd888.com/houtai/edit/UploadFile/20189289257483.jpg)
中國山水畫藝術網(wǎng)聲明:中國山水畫藝術網(wǎng)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瀏覽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和本網(wǎng)站無任何關聯(lián)。本網(wǎng)發(fā)布的訊息您如發(fā)現(xiàn)侵犯您的著作權,請及時和我網(wǎng)聯(lián)系,在提交相關證明文件后,我網(wǎng)會選擇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