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繡保護成果展在武漢開幕盡顯楚風漢韻](https://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3/230202/1f2b324f-8a92-4676-b011-e0d847660ac8_zsite.jpg)
圖為“薪火相傳 繡韻流芳——漢繡保護成果展”吸引市民觀看 張暢 攝
中新網(wǎng)武漢2月2日電 (武一力)“薪火相傳 繡韻流芳——漢繡保護成果展”2日在武漢博物館開幕,百余件漢繡作品驚艷亮相。
![圖為“薪火相傳 繡韻流芳——漢繡保護成果展”吸引市民觀看 張暢 攝 圖為“薪火相傳 繡韻流芳——漢繡保護成果展”吸引市民觀看 張暢 攝](https://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3/230202/a42ce69c-6f60-48a2-ae98-2197679ffe5a_zsite.jpg)
圖為“薪火相傳 繡韻流芳——漢繡保護成果展”吸引市民觀看 張暢 攝
此次展覽由武漢市文化和旅游局、江漢區(qū)人民政府主辦,江漢區(qū)文化和旅游局、武漢博物館、江漢區(qū)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中心和武漢漢繡藝術(shù)研究院共同承辦。展覽分為“錦繡相承”“奉道齋僧”“袞衣繡裳”“眉壽顏堂”“香閨繡閣”五個單元,展品涵蓋裝飾工藝品、戲衣劇裝、宗教民俗、生活用品四大類,全面呈現(xiàn)漢繡的歷史文化、技藝特點和藝術(shù)價值。
![圖為“薪火相傳 繡韻流芳——漢繡保護成果展”展出漢繡服飾 張暢 攝 圖為“薪火相傳 繡韻流芳——漢繡保護成果展”展出漢繡服飾 張暢 攝](https://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3/230202/382d115b-05e9-4f45-967d-8d63ca02f040_zsite.jpg)
圖為“薪火相傳 繡韻流芳——漢繡保護成果展”展出漢繡服飾 張暢 攝
武漢漢繡藝術(shù)研究院院長任煒介紹,漢繡是流行于湖北荊州、武漢一代的刺繡藝術(shù),始于漢、興于唐。漢繡以楚繡為基礎(chǔ),融匯南北繡法之長,構(gòu)思大膽,色彩濃艷,畫面豐滿,裝飾性強,處處流露出楚風漢韻,在中國刺繡園地里自成一格。
![圖為融入漢繡元素的高定服裝 武一力 攝 圖為融入漢繡元素的高定服裝 武一力 攝](https://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3/230202/bb0abe21-ae3d-44ba-a335-19f38955ec14_zsite.jpg)
圖為融入漢繡元素的高定服裝 武一力 攝
記者當天在展廳看到,從扇子、手絹,到官服、花轎,處處呈現(xiàn)漢繡的精妙。一架大紅色的仿明清大花轎,轎衣上繡著龍鳳、牡丹、喜鵲、石榴等紋飾,寄托了對新婚夫婦的祝福;在作品《古黃鶴樓》中,用松、梅、山、水、黃鶴襯托黃鶴樓,盡顯漢繡浪漫華麗的特色。
![圖為融入漢繡元素的床 武一力 攝 圖為融入漢繡元素的床 武一力 攝](https://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3/230202/e583dfda-59ab-4ab1-9e4b-ebd62ffa637c_zsite.jpg)
圖為融入漢繡元素的床 武一力 攝
前來觀展的文思思是一名年輕的漢繡從業(yè)者。她表示,漢繡是一門中國傳統(tǒng)手藝,作為年輕一代,希望將漢繡傳承下去。(中國山水畫藝術(shù)網(wǎng)編輯)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煙臺市優(yōu)秀美術(shù)作品展](http://qyd888.com/houtai/edit/UploadFile/20189289257483.jpg)
中國山水畫藝術(shù)網(wǎng)聲明:中國山水畫藝術(shù)網(wǎng)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nèi)容僅供瀏覽者參考,不構(gòu)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和本網(wǎng)站無任何關(guān)聯(lián)。本網(wǎng)發(fā)布的訊息您如發(fā)現(xiàn)侵犯您的著作權(quán),請及時和我網(wǎng)聯(lián)系,在提交相關(guān)證明文件后,我網(wǎng)會選擇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