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時逢2022北京冬奧會即將開幕之際,冰雪畫派擷取數(shù)篇短文及相關(guān)圖片,以特有形式慶祝此次盛會的舉辦,亦是用自己的方式預(yù)祝此次盛會取得圓滿成功!
“迎冬奧頌北國,詠冰雪奔未來”冰雪畫派喜迎冬奧宣傳月《冰雪戀歌》
![2-和外國朋友在黃山 張軍攝黃山 IMG_0291 - 副本.JPG 2-和外國朋友在黃山 張軍攝黃山 IMG_0291 - 副本.JPG](/upload_img/20220126/16431587765548856.JPG)
和外國朋友在黃山 張軍攝黃山
魂牽夢縈黃山雪
劉坤
從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廣袤的雪原,再到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的白樺林海;從阿穆爾河激蕩的冰排再到遜克大平臺的霧凇奇觀;從哈爾濱的雪雕冰燈到箭扣長城的古塞銀堡……對于一個立誓終生研究冰雪題材的畫畫人來說,壬辰年的冬天是我終生難忘的,我真正做到了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從國內(nèi)到國外的冰天雪地中一路走來。自以為遍賞了雪中奇景,但待我登上了黃山之巔,看到了黃山冰雪,我才發(fā)現(xiàn)冰雪竟可以如此的美到極致,甚至美到身臨其境都難以置信。難怪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游歷黃山后留下了“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感嘆,我想他那時可能還未必看到過黃山冬雪的大美;足跡踏遍全球七大洲的冰雪畫派盧平秘書長,看了無數(shù)的冰雪美景也不得不感慨:“最美不過黃山雪”,足見黃山的冰雪之美多么動人魂魄。
![1-準(zhǔn)備工作 IMG_0530.JPG 1-準(zhǔn)備工作 IMG_0530.JPG](/upload_img/20220126/16431588046066038.JPG)
準(zhǔn)備工作
![劉坤攝黃山DSC01809.JPG 劉坤攝黃山DSC01809.JPG](/upload_img/20220126/16431588268064039.JPG)
劉坤攝黃山
黃山被譽(yù)為“天下第一奇山”,為三山五岳中的三山之一,可說是集各大名山的美景于一身,尤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的“四絕”著稱,現(xiàn)有人已將冬雪作為第五絕。早就得知“黃山五絕”能盡顯大自然造化之功,一直憧憬能登臨黃山,品嘗美景。在走進(jìn)冰雪畫派之前,我有3個愿望:一能和導(dǎo)師于志學(xué)先生近距離接觸,親自得到他的指導(dǎo)、教誨和真?zhèn)鳎欢艿蕉砹_斯體驗異國風(fēng)情和參加冰雪畫展;三能到黃山,體驗一下“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爽意。沒想到,我來到中國人民大學(xué)冰雪畫工作室后,還不到半年,我的心愿竟全部得以實現(xiàn)。我現(xiàn)在就是一個心愿,努力,努力,再努力,把冰雪畫學(xué)精、學(xué)透。這次能有幸與盧老師、李老師和兩位師兄同上黃山,體驗黃山冰雪之美,我怎能不歡欣鼓舞。我告誡自己要眼勤、手勤、腿勤,多跑景點,多體驗,把這次黃山行當(dāng)作一次探索冰雪奧秘的天賜良機(jī)。
![劉坤攝黃山DSC01812.JPG 劉坤攝黃山DSC01812.JPG](/upload_img/20220126/16431588669038801.JPG)
劉坤攝黃山
![劉坤攝黃山DSC01822.JPG 劉坤攝黃山DSC01822.JPG](/upload_img/20220126/16431588862484357.JPG)
劉坤攝黃山
從南大門進(jìn)山后,我們乘云谷索道纜車直上白鵝嶺。透過車窗,腳下是萬丈深淵,云海茫茫,懸崖上卓然而立的雪松千姿百態(tài),有的正如恩師于先生筆下的“美人松”,婀娜多姿。自白鵝嶺經(jīng)過曲折的棧道,途中觀賞了十八羅漢朝南海等眾多精美奪人的景觀后,就到達(dá)了海拔1668米的始信峰。據(jù)說當(dāng)年徐霞客游覽黃山后盛贊:“薄海內(nèi)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康熙年間太平縣令陳九陛初登黃山,認(rèn)為徐霞客言過其實,到了始信峰,他也為黃山景色所深深折服,始信徐霞客所言不虛,遂書“豈有此理,說也不信;真正妙絕,到此方知”,這就是著名“始信峰”的由來。
![劉坤攝黃山DSC02012.JPG 劉坤攝黃山DSC02012.JPG](/upload_img/20220126/16431589019953688.JPG)
劉坤攝黃山
到了始信峰,霧氣極重。憑欄遠(yuǎn)眺,仙女峰、石筍矼時隱時現(xiàn),石筍矼透過層層雪松和重重云霧壁立千仞,勢壯雄強(qiáng)。我掩飾不住對陳縣令的欽佩,確信黃山之大美絕無虛言。來到北海更是藻繪滿眼,萬巧同臻,清涼臺、曙光亭、猴子觀海、獅子峰都各有奇妙之處。由獅林賓館出門右轉(zhuǎn)西行,便到西海。我們自排云亭而上攀登丹霞峰,一路上伴隨著鳥兒鳴唱,不時有松鼠在林間跳躍,掛滿雪的各種樹木在路兩旁相擁。臨近丹霞峰頂時大霧彌漫,忽有陣陣寒風(fēng)拂過,憑借攀爬箭扣長城的經(jīng)驗我預(yù)感霧或許會散去,于是加快步伐。當(dāng)我登上峰頂時,一陣疾風(fēng)過去,霎時云開霧散,剛才還是滿眼迷霧轉(zhuǎn)眼間已現(xiàn)出千山萬嶺,群山之下云海翻騰,綿延不絕。聽聞山上因連日來多霧,有些攝影愛好者為拍攝云海,已在山上“蹲”了五六天也沒看到,我們剛一上山就見到如此壯觀的云海,果然是皇天不負(fù)有心人。
![劉坤攝黃山DSC02086.JPG 劉坤攝黃山DSC02086.JPG](/upload_img/20220126/16431589189874312.JPG)
劉坤攝黃山
![劉坤攝黃山DSC02285.JPG 劉坤攝黃山DSC02285.JPG](/upload_img/20220126/16431589334033567.JPG)
劉坤攝黃山
當(dāng)晚我們一行5人回到我們下榻在黃山北海景區(qū)海拔1640米的獅林賓館。這里地處獅子峰和清涼臺之間,坐擁山林,實乃林中福地。簡單地吃過晚飯,我們5人認(rèn)真分析近日黃山的天氣,根據(jù)賓館提供的第二天天氣預(yù)報為多云有零星小雪、日出概率為40%的幾率,研究明日準(zhǔn)備拍日出的最佳路線。夜晚。黃山的冬夜寂靜得仿佛可以聽見雪從樹上落地的聲音,我默默祈禱著明天可以得見黃山日出、得見群山晴雪、得見落雪的迎客松……
![劉坤攝黃山DSC02380.JPG 劉坤攝黃山DSC02380.JPG](/upload_img/20220126/16431589475287519.JPG)
劉坤攝黃山
![盧平攝 IMG_9093 (1).jpg 盧平攝 IMG_9093 (1).jpg](/upload_img/20220126/16431589671535550.jpg)
盧平攝
翌日天不亮,我們5人便兵分三路分別去往曙光亭、清涼臺和獅子峰拍攝黃山日出,即便是有一絲希望我們也絕不放過,這是冰雪畫派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冥冥中似有神助,在猴子觀?吹搅它S山的日出奇景,接著又在曙光亭再次看到了云海奇觀,來到夢筆生花時已是晴空萬里,能見度極佳,我們?nèi)缭敢詢。想起昨天晚上許下的心愿,今朝卻完完全全地實現(xiàn)了,激動!感動!面對群山我們拜伏在地,每人扣了10個響頭,以謝天恩。我是九三學(xué)社的社員,絕對的唯物主義者,可是面對上天如此厚待,也只有用這種方式來表達(dá)我內(nèi)心的感激和興奮之情。
![_湯寬義攝 (3).jpg _湯寬義攝 (3).jpg](/upload_img/20220126/16431589841865278.jpg)
湯寬義攝
![艾國攝200901 image145.JPG 艾國攝200901 image145.JPG](/upload_img/20220126/16431590095774626.JPG)
艾國攝
匆匆回到賓館,飛快地洗漱,吃了點兒早餐,我們趕緊退房,按照既定方案,去賞雪中的迎客松!去迎客松的這一路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叵肫饋砀杏X是一路向上、再向上,其間美景連綿不絕。登上海拔1860米的光明頂時已近中午,拍攝了周邊群山、云海、雪松之后,也顧不得休息就準(zhǔn)備再向前進(jìn)發(fā)。這時黃山一改多日的陰郁大霧,太陽露出了大大的笑臉,晴空萬里,樹上的積雪成片成片往下掉,每掉下一片,我們的心都會心痛一下。到南方賞雪,真的需要運(yùn)氣,因為雪如同云一樣,一陣風(fēng)轉(zhuǎn)瞬即逝。為了能拍到最佳落雪貌的迎客松,盧老師決定由我先行快速趕去,因為我們一行5人之中數(shù)我最小。接到任務(wù)后我便成了“孤家寡人”,過了海心亭,路變得越來越陡峭險峻,我的心也不由懸了起來,好多路段只有手腳并用才行。此時我暫無閑情逸致觀賞山景了,因前人有箴言:“走路不看山,看山不走路”。確實,稍有不慎,就有失足墜下萬丈深澗的危險。在鰲魚洞中我剛一抬起相機(jī)就摔倒了,冰爪鞋也不管用了,接連滑下六七登兒臺階,驚出了一身冷汗,好在有驚無險。再向前但見峭壁千仞,高聳入云,這就是鼎鼎大名的百步云梯,真可以說是名不虛傳,管你是如何了不起的英雄人物,至此也只有擦身而過,埋頭苦爬。過了百步云梯,又見古木參天,雪松夾道。眼見大片的雪從松樹冠上紛紛落下的頻率逐漸加快,也不知迎客松上的雪是否落盡,想到此處頓時心急如焚,下面的路幾乎都是跑步前進(jìn)。
![高俊峰攝黃山IMG_1501.JPG 高俊峰攝黃山IMG_1501.JPG](/upload_img/20220126/16431590418184614.JPG)
高俊峰攝黃山
我終于見到魂牽夢縈的“她”了,就在萬山叢中一塊小小的平地邊上,好像天造地設(shè)般的于峭壁之上悄然挺立著一棵青松,這就是鼎鼎大名的黃山“迎客松”。這棵迎客松已成為黃山奇松的代表,整個黃山的代表乃至中華民族精神的代表,成為黃山和中華的象征。據(jù)說,迎客松巍然屹立在此已有千余年的歷史,無論山風(fēng)凜冽、風(fēng)霜雨雪、寒冬酷暑,她依然清榮峻茂。此時皚皚白雪正覆蓋在她蔥翠的樹冠上,仿佛少女披上了潔白的婚紗,這種美是言語無法形容的。
作為畫家而言,最情有獨鐘的是黃山的雪松。除了迎客松外,山頂上、陡崖邊、處處都有他們?yōu)t灑、挺秀的身影。有的如仙人披發(fā)仗劍,有的宛若凌波仙子隨著清風(fēng)翩翩起舞,真是舉不勝舉,美不勝收。我尤其喜歡黃山上那些不知名長在懸崖峭壁上、生在山澗底下的老松、小松,她倔強(qiáng)地生長在石縫里,身姿盤根錯節(jié),不撓不屈。我想正是因為她生長在特殊的環(huán)境,才造成了她的美、她的奇。我們藝術(shù)創(chuàng)作何嘗不是如此,一味地因循守舊肯定是創(chuàng)作不出具有時代特點和鮮明藝術(shù)特點的作品。想起于志學(xué)先生的至理名言:“繼承不是重復(fù),一切在于創(chuàng)新”,其中的道理就如同這黃山上的松,在堅定夯實了傳統(tǒng)根基之后,再以自己獨特的姿態(tài)舒展枝干,將全新的真美呈現(xiàn)世人,其藝術(shù)之樹必定是萬年長青!我感嘆,難怪石濤要以黃山“為師”,劉海粟一生十上黃山,于老師傾畢生心血將自己的藝術(shù)園建在黃山腳下,此乃黃山有中國畫家追尋的筆墨之魂。
![張軍攝 IMG_8984 (43).jpg 張軍攝 IMG_8984 (43).jpg](/upload_img/20220126/16431590662877668.jpg)
張軍攝
一位挑山夫從迎客松下的石洞出來,我這才發(fā)現(xiàn)此處原來還別有洞天。俯身從陰暗的文殊洞中穿過,面前就只存一條僅容得下一人的縫隙,抬眼一看,只見高處露出一線光明,這一線之光仿佛正召喚著我、指引著我攀援。在兩邊都是峭壁的夾縫中向下走了好一段,就過了一線天。眼前豁然開朗,只見蓬萊三島如同3個石筍似的兀立前方,上面長著幾棵清奇古松,下面是一片深不見底的山谷,此時白云彌漫,在云海的映襯之下,的的確確就像是海上仙山蓬萊三島一般?纯磿r間已經(jīng)接近下午4點了,估計其他人此時也快到達(dá)迎客松了,為了不走重復(fù)路,我決定從一線天左側(cè)的另一條山路返回,據(jù)說此路是近年新修的。回到迎客松,不多時便與盧老師他們會合了,在迎客松前我們合影留念、與送客松“道別”之后,趕到了玉屏樓。此地處于眾山環(huán)抱中,抬眼四顧,前有萬丈深壑,上有參天奇峰,下山的索道站就在這里。別了,美麗的冬日黃山,我們即將踏上歸程,祝福你永遠(yuǎn)青春美麗!
黃山歸來已經(jīng)10多天了,醒時、醉后、夢中盡為冰雪也。我的系列組畫《黃山夢雪》已經(jīng)完成了3幅,草圖畫了二十幾張。晚上躺在床上又失眠了,好在可以回憶美麗的黃山雪……
2013年2月1日于威海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煙臺市優(yōu)秀美術(shù)作品展](http://qyd888.com/houtai/edit/UploadFile/20189289257483.jpg)
中國山水畫藝術(shù)網(wǎng)聲明:中國山水畫藝術(shù)網(wǎng)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nèi)容僅供瀏覽者參考,不構(gòu)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fēng)險自擔(dān),和本網(wǎng)站無任何關(guān)聯(lián)。本網(wǎng)發(fā)布的訊息您如發(fā)現(xiàn)侵犯您的著作權(quán),請及時和我網(wǎng)聯(lián)系,在提交相關(guān)證明文件后,我網(wǎng)會選擇刪除。如您想轉(zhuǎn)載本條信息到手機(jī)微信或微博,請在網(wǎng)頁下端左側(cè)點擊“分享到”自助轉(zhuǎn)發(fā),或關(guān)注本網(wǎng)微信公眾號zgsshy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