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看不清楚?請點擊我 :)  會員注冊  
·返回首頁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關于我們
中國山水畫藝術網(wǎng)

2018中國冰雪畫派新疆行系列報道

首   頁 書畫藝術動態(tài) 歷代山水名家 當代山水名家 網(wǎng)站推薦畫家 實力派畫家推薦 理論之窗
各地美協(xié)組織 展銷大廳 書畫定制 國畫山水流派 藝海趣聞軼事 書畫收藏指南 合作交流
      當代山水畫名家
白雪石 傅家寶 郭公達
劉繼潮 章 飚 裴家同
朱松發(fā) 朱修立 陳玉峰
張自生 朱 冰 張衛(wèi)平
  更多
      歷代山水畫名家
展子虔 李思訓 李昭道
王 維 關 仝 荊 浩
巨 然 郭 熙 李 成
米 芾 王希孟 張擇端
范 寬 馬 遠 夏 圭
李 唐 劉松年 王 蒙
倪 瓚 趙孟頫 黃公望
仇英 查士標 唐 寅
文徵明 董其昌 朱耷
龔賢 梅清 石 濤
王 翚 王時敏 吳石仙
蕭云從 王原祁 吳 歷
  更多
      書畫收藏指南
2009年中國當代著名書畫家作品市場價格狀況統(tǒng)計
教你如何欣賞國畫
教你如何收藏國畫和鑒別真?zhèn)?/A>
書畫的鑒賞、保養(yǎng)與收藏
書畫的鑒賞、保養(yǎng)與收藏
懸掛字畫的竅門
如何保存收藏的字畫
書畫收藏家成長秘笈:三大基本功七項注意
投資書畫“四字方針”
當代書畫收藏進階
書畫收藏五忌
字畫收藏小知識
怎樣選擇書畫收藏品
收藏名家書畫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收藏“四忌”
收藏中國書畫最好不裝裱 畫心保存有利長期保護
文房用品的品位身價
平民收藏如何撿漏
提高鑒賞能力 藝術品投資:長假修煉內(nèi)功好時機
非理性投機都會失敗 藝術市場絕非股票市場
北強南弱 藝術品市場區(qū)分南北值得商榷
贗品書畫并非全是“劣品”
宋元書畫為何屢以天價成交?
小印章有大乾坤:如何判斷一枚印章的價值?
藝術品秋拍3看門道 書畫投資:細節(jié)決定成敗
市場亮點:大名家女性題材畫是收藏上好之選
藝術要與聰明的錢結(jié)合?
粉彩瓷板作品《黃山四千仞》拍出680萬元高價
民企進入藝術品市場最盼資金安全
郭慶祥談清代皇家宮廷藝術收藏品
圓明園海外尋寶 大英博物館擔心中國追討文物
騙子模仿書畫家范曾聲音 賣假“奇石”等行騙
藝術品秋拍3看門道 書畫投資:細節(jié)決定成敗
萬達10年:斥巨資收藏名畫期待豐厚回報
今日中國藝術市場當真回暖了嗎?
中國藝術拍賣企業(yè)距離“壟斷寡頭”有多遠?
  更多
      各地美協(xié)組織
安徽省淮北市巾幗畫會
安徽省宿州市美術家協(xié)會
安徽省宿州市青年書畫家協(xié)會
安徽省蕪湖市美術家協(xié)會
安徽省宣城市美術家協(xié)會
安徽省池州市青年美協(xié)會員名單
安徽省池州市美術家協(xié)會
河南省周口市美術家協(xié)會
河南省漯河市工藝美術家協(xié)會
河南省新鄉(xiāng)市美術家協(xié)會
浙江省金華市美術家協(xié)會工作會議磐安召開
山東省五蓮縣美術家協(xié)會
  更多
 
    《盧平 敖魯古雅之戀》:開創(chuàng)用中國畫表現(xiàn)馴鹿文化之先河。
《盧平 敖魯古雅之戀》:開創(chuàng)用中國畫表現(xiàn)馴鹿文化之先河。
作者:盧平/文   文章來源:中國冰雪畫派   加入時間2020-11-9 10:15:59

   

1962年于志學在創(chuàng)作.jpg

1962年于志學在創(chuàng)作

使鹿鄂溫克進入了于志學創(chuàng)作主題


      1961年秋,從奇乾歸來,于志學就陷入了急于表現(xiàn)鄂溫克馴鹿文化創(chuàng)作的熱情之中。那古樸浩瀚的原始森林,靜謐流淌的額爾古納河,一百七十余人的鄂溫克狩獵部落,殘留下來的某種原始社會的生活方式,封閉式的狩獵生活,嚴酷的自然環(huán)境對這個民族的影響,尤其是人與馴鹿休戚與共的關系,與其它民族存在神秘、古樸、野性的明顯差異等,勾起了于志學的濃厚興趣和探秘的樂趣,從而使于志學開始了對鄂溫克民族與馴鹿文化的研究。

       1962年的新年一過,于志學便就在奇乾對鄂溫克人的親身感受,開始創(chuàng)作反映鄂溫克民俗的作品。在他的眼里,鄂溫克人和馴鹿,鄂溫克人和愛犬,都非常富有表現(xiàn)力。為了搜集更多的鄂溫克民族素材和資料,加深對這個民族的了解,他翻遍了當時出版的一些資料,跑了黑龍江省和哈爾濱市的圖書館,幾乎找不到什么相關資料,那時人們對鄂溫克民族的了解幾乎為零。于志學只好根據(jù)自己在奇乾的親眼所見和奇乾小學老師對鄂溫克民族的風俗介紹,構(gòu)思立意。

       鄂溫克族是一個尊老愛幼、熱情好客的民族,對他人非?犊蠓剑有那種原始社會生產(chǎn)資料平均分配的習俗。他們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式,還保留著“氏族外婚”和“姑舅表婚”的氏族社會殘余。按照鄂溫克古老的風俗,無論男女自由戀愛,還是由父母包辦,都要請媒人按照求婚禮節(jié),向女方父母求婚。由媒人帶酒,給女方父母敬酒,如果女方父母喝了酒,就是同意了這門婚事,就可以商定訂婚日期和女方要求的彩禮;槎Y有迎娶式、送親式、搶婚式和互迎互送式幾種。鄂溫克人嫁娶的聘禮通常是馴鹿,男方求親時,要帶來一些健壯高大的馴鹿;新娘家在結(jié)婚時也要回贈基本數(shù)目相等的馴鹿給男方,表示馴鹿健壯,人丁興旺。于志學當時就想把鄂溫克這個民族風俗作為創(chuàng)作素材,他在腦海中勾勒了一個送親的生活場面。

       1962年于志學創(chuàng)作的中國畫《走親戚》在《學理論》雜志發(fā)表。其畫面表現(xiàn)的是鄂溫克獵民走親戚的典型場景:在春光明媚的積雪小路上,一位身背獵槍的老獵人騎著馴鹿引路,一只歡快的小獵狗跑在馴鹿的前面,身后是四頭馴鹿,一頭馱載著身著盛服頭戴紅色小帽的漂亮鄂溫克女孩騎鹿出嫁,另外三頭馴鹿馱的是豐盛的禮品。獵女與老獵人興趣盎然,迎雪赴親。在這幅作品中,于志學筆下的馴鹿和鄂溫克女孩一樣充滿了朝氣,場面親切感人。這是于志學發(fā)表的第一幅表現(xiàn)鄂溫克人和馴鹿的作品,也是國內(nèi)第一位漢族藝術家反映鄂溫克民族風俗的中國畫,同時也是于志學把冰雪物象作為人物畫背景發(fā)表的最早作品,可以視為于志學畫鄂溫克民族的一個開端。

       《學理論》雜志是1959年由哈爾濱社科院創(chuàng)辦的社科綜合類學術期刊,是一本面向國內(nèi)外公開發(fā)行、具有理論價值和實際應用價值的學術性、探索性的學術雜志。當時主要反映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重大理論問題和現(xiàn)實問題,主要欄目是政治理論、思想研究、新農(nóng)村建設、社會學、民族學、檔案·圖書管理學和法學、哲學、經(jīng)濟學、教育學、文學、史學等。雜志的稿源主要來自科研所研究人員和大中專院校師生,在社會享有一定的聲譽。于志學反映鄂溫克民情的作品在這類雜志上發(fā)表,反映了當時社科類期刊對這種題材的關注,對傳播鄂溫克文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期,對絕大多數(shù)中國人來說鄂溫克民族是鮮為人知的,于志學的作品開創(chuàng)了鄂溫克民族文化走進漢文化大家庭。隨著作品在《學理論》雜志上發(fā)表,也給了年輕的于志學以很大的鼓舞。從那以后,他表現(xiàn)鄂溫克風情的熱情更加高漲,馴鹿成為他中國畫創(chuàng)作的主要表現(xiàn)對象。很多人都知道黑龍江美術出版界有一位年輕的畫家,非常喜歡畫馴鹿(四不像)。隨著于志學對冰雪山水畫研究的一步步深入,他也始終沒有間斷對善良、質(zhì)樸的鄂溫克民族對大自然的忠誠和敬畏的歌頌以及對四不像忍辱負重、任勞任怨的品格加以表現(xiàn)和描繪。

1979年于志學在北京國際書店創(chuàng)作.jpg

1979年于志學在北京國際書店創(chuàng)作

   第一位畫馴鹿的國畫家


       在中國繪畫里,描繪動物題材的繪畫稱為走獸畫。之所以動物成為繪畫的表現(xiàn)主題,是與原始先民主要以狩獵生活方式有關。人類的藝術從起源開始就有動物的介入,可以說藝術的起源離不開動物。從人類最早的藝術品——巖畫中,記錄的人類原始生產(chǎn)方式和生活內(nèi)容的各種動物畫像,成為人類文字發(fā)明以前早期的文化現(xiàn)象。原始人在狩獵過程與飛禽走獸的長期接觸中,對動物的某些特殊機能產(chǎn)生了仰慕和崇敬,并幻想人也能具有鳥獸的特異功能,進而描繪動物。翻開中國繪畫史,動物也是最早表現(xiàn)的繪畫題材。

      中國畫表現(xiàn)動物題材在長期發(fā)展進程中,形成了固有的一套技法程式,描繪的內(nèi)容和對象非常廣泛,凡動物均可入畫,主要為人們常見的家禽和家畜,大致分為走獸、翎毛和草蟲等幾大類。畫家借畫動物題材表現(xiàn)大自然中造型各異,多種多樣,生動活潑的動物,表述對大自然賜的熱愛之情。

       在古代中國畫家中,涌現(xiàn)出了唐代的韓滉、曹霸、韓干;五代的黃筌,宋代的李公麟和明代的邊文進等畫動物的大畫家。到了近現(xiàn)代,花卉、蔬果、翎毛、草蟲、禽獸等歸入中國畫三大畫科之一的花鳥畫表現(xiàn)領域,反映了畫家把自己魂歸自然,把花鳥、魚蟲、走獸等動植物的自然之美融合在一起的審美理想,產(chǎn)生了以徐悲鴻畫馬,齊白石畫蝦、黃胄畫驢,劉繼卣畫虎等畫動物的名家名作。

       但是,就中國畫而言,歷史上沒有人用中國畫來表現(xiàn)馴鹿。26歲的于志學始畫馴鹿,成為第一個畫馴鹿的畫家,從那時起就顯示出這位畫家超人的勇氣和膽量。

       雖然于志學畫馴鹿很早,量也很大,但在“文化大革命”之前發(fā)表的機會很少,他自己也沒有條件留下那個時期的作品。但是很多于志學身邊的老同志、老朋友、學生等人都談過他畫馴鹿的名氣遠遠早于他的冰雪畫。著名作家傅伯庚曾在“冰雪畫派第二屆作品展”研討會上發(fā)言談到:“我是1968年在一次黑龍江省階級斗爭展覽會上和于老師認識的。當時于老師在連環(huán)畫的創(chuàng)作上已經(jīng)很有成就。當時于老師就說,黃胄畫驢畫得好,我們要向黃胄學習。北方有馴鹿,我們可以畫馴鹿,可以畫冰雪。那時于老師畫馴鹿已經(jīng)很有名氣了。于老師本身是一個很有感染力的人,他說這話時就充滿了自信!痹诤邶埥⊥h林楓紀念館工作過的冰雪畫派畫家張家純也曾說起過,他認識于志學就是通過在“文革”時期,于老師到望奎縣文化館搞路線教育,當時幫助館里畫宣傳畫,還畫了很多馴鹿小品!澳菚r于老師畫馴鹿就很出名,大家都喜歡!

       說起于志學畫馴鹿的動因,筆者曾在1991年采訪過于志學。


       盧:于先生,中國畫有山水、人物和花鳥畫的精細分科。但是動物題材沒有明確單獨分科,基本就以走獸、翎毛和草蟲為主。很多大畫家有自己專門擅長的表現(xiàn)動物對象,您為什么喜歡專畫馴鹿,它有什么特別之處嗎?


       于:藝術家表現(xiàn)的題材大多反映藝術家的秉性喜好。在中國畫中以動物形象作為一種象征和寄托,表達人的希望抒發(fā)某種情懷的動物繪畫題材很多,但主要對象還是人們?nèi)粘I钏熘,當然還需要考慮被畫物體是否容易被中國畫來表現(xiàn),而且還不能跟在別人后面一步一趨。我畫馴鹿就體現(xiàn)了我的這一創(chuàng)作原則。首先我喜歡和熱愛鄂溫克這個民族,我非常希望用中國畫來表現(xiàn)這個民族文化,馴鹿是鄂溫克民族文化的特色,很有代表性,我要畫鄂溫克,必須畫馴鹿。第二,從歷史上來看,鹿類與人類的關系非常密切,大約在 200多萬年以前,地質(zhì)上的更新世后期,分布在歐亞大陸上的馴鹿就曾是人類主要的食物之一。人類主要依靠捕食馴鹿吸取營養(yǎng),維持了幾千年。所以,人類的祖先總是把鹿視為圣潔的吉祥物,留下了許多美麗的神話傳說。西方人讓馴鹿給圣誕老人拉車給孩子們送禮物,降福人間。但是馴鹿的外表是四不像,一般人聽到這個名字就會不喜歡,會認為長成四不像的動物怎么會好看呢?墒悄阋堑搅舜笈d安嶺,到了鄂溫克,你就會感到馴鹿是多么地可愛和寶貴,對鄂溫克人是多么重要。在大興安嶺的西北坡,一年有八個月都是積雪覆蓋,沒有草,馬不能進山。只有馴鹿吃一種專門在寒帶森林里生長的苔蘚類植物,所有就十分便利地成為鄂溫克人的一種交通工具,如同沙漠里的駱駝一樣。鄂溫克是游獵民族,經(jīng)常要隨獵物四處搬家,馴鹿可以承載五十公斤左右的重量,大部分獵民的家庭生活用品還有老人婦女和兒童都要以馴鹿作為交通工具,騎著馴鹿遷徙。所以馴鹿在歷史上被稱為“仁獸”,也被人稱為“森林之舟”。馴鹿是人類真正的朋友,不僅具有終生辛勤勞動鞠躬盡瘁的品質(zhì),而且形象也憨厚可愛,尤其是它的眼神,看起來溫順善良,特別的單純,那是一種很能打動人心靈的一種純凈!

       鄂溫克人對馴鹿非常依戀,他們早上起來一定要喝一碗馴鹿奶,打獵時把孩子放在馴鹿旁,再留下一條獵狗,孩子餓了可以自己去吸吮馴鹿的乳汁;鹿茸也是重要的補品。而且最重要的是,馴鹿從來不傷害人類,所以鄂溫克人把馴鹿當做“神鹿”,作為一種尊貴、吉祥、幸福的象征而被他們崇拜。我畫馴鹿,是透過四不像不算漂亮俊朗的外表,挖掘它內(nèi)在的高尚和美好。雖然它的形象沒有虎的威武,沒有蝦的靈動,沒有馬的瀟灑,在常人眼中好像很丑,但在我看來馴鹿是很美的,這可能就屬于那種‘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美學觀吧。其實我周圍有不少人勸我不要畫馴鹿,說馴鹿是四不像,不美,不如畫梅花鹿。但我透過馴鹿的外表,歌領的是它生命實質(zhì)的美好。如同我們看一個人的本質(zhì),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一樣。當你了解了馴鹿美好的一面以后,你會覺得它是很美的,怎么看怎么覺得美,所以我喜歡畫馴鹿。

       盧:您談到藝術家表現(xiàn)的題材不僅要結(jié)合自己的偏愛喜好,也要考慮被畫物體是否容易用中國畫來表現(xiàn),還要有自己的個性,您畫馴鹿是如何表達自己的藝術個性的?

       于:繪畫是視覺藝術,要求畫家在萬千變化的大千世界中把要表現(xiàn)的物象經(jīng)過中國畫的用筆去提煉出來。馴鹿是大型食草動物,背部粗壯,四肢粗大,外形特點明確,特征鮮明,雄雌體型有不同變化,而且雄雌都生有一對樹枝狀的犄角,這是馴鹿區(qū)別于其它鹿種的顯著特點之一。馴鹿的鹿角角干向前彎曲,各枝都有分杈,向著不同的方向。威武的鹿角可以達到近1米長,在鹿科動物中是獨一無二的。馴鹿這種粗大的鹿角,很適合中國畫的書法用筆去提煉和表現(xiàn)。我們都知道,在文人畫中,梅蘭竹菊是被很多人喜愛的表現(xiàn)對象。為什么被這么多人喜愛,除了它被擬人化的高貴品質(zhì)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它很適合用中國畫圓頭筆來表現(xiàn)。一筆一個蘭草,一筆一個竹葉。表現(xiàn)馴鹿的鹿角,用傳統(tǒng)書寫性的線條提煉,是有一定的難度,但這正給我提供了一個新的研究課題。另外,我喜歡動物,我想以研究馴鹿這個偶蹄類動物,打開我研究其他偶蹄類動物的繪畫大門。但馴鹿的蹄子是與眾不同的。它的主蹄寬大能夠分開,趾間有皮健膜,有發(fā)達的懸蹄和側(cè)蹄,便于它們在沼澤地中長時間的行走,這都是它的特點。我把這些都研究透了,再以中國畫的用筆,以其書寫性突出和夸大馴鹿的鹿甲,來表現(xiàn)馴鹿忍辱負重、不屈不撓的品格。當然,我研究馴鹿還有一個想法,我想如果把馴鹿研究透了,要表現(xiàn)其他偶蹄類動物也就迎刃而解了。

盧:您談到了有人不贊許您表現(xiàn)馴鹿,您能稍微展開談談嗎?

        于:我畫馴鹿始于1962年,那個年代的創(chuàng)作不像今天這么開放。雖然中國畫表現(xiàn)動物的繪畫題材十分廣泛,凡是動物都可以入畫,但人們最常表現(xiàn)的對象依然是與人們?nèi)粘I蠲芮邢嚓P的各種家禽、家畜為主,也有其他動物,如齊白石的蝦,劉繼卣的虎等。從題材上來講,我是首開了畫馴鹿的先河。從受眾面來論,馴鹿的知名度不高,也不入大雅之堂,因為馴鹿有一個俗名“四不像”。之所以叫“四不像”是因為它的外形結(jié)構(gòu)。人們對于一種事物是什么又不像什么總是帶有一些偏見,認為這種事物不在本來所屬的范圍之內(nèi),是不倫不類的。四不像就屬于這個范疇,名字本身也不好聽,外形也不好看,在當時人們的普遍審美眼光中是一種丑陋的動物。這也難怪,因為大家普遍對四不像美好的一面不了解。所以我畫馴鹿就不是一帆風順的,有很大的阻力。當時在黑龍江很有影響、我也非常尊重的老畫家王仙圃老師就多次反對我畫四不像,說太難看了,黑乎乎,臟兮兮、憨頭呆腦的。他勸我要是喜歡畫鹿就畫梅花鹿,乖巧靈動,秀美俊俏。周圍一些朋友包括我當時的領導也反對我畫四不像,讓我去表現(xiàn)那些大家熟悉也喜聞樂見的動物。就如同當年黃胄畫毛驢,也曾遭到很多人反對,后來還被人污為“驢販子”一樣。當然黃胄是很有影響力的大畫家,我的壓力比不上他的壓力大,但是透過這些可以反映出一個問題,就是當時畫家的審美取向如果不和社會共識保持一致是很艱難的。我自己還曾畫過狗熊和野豬,也都被說的一無是處。但是我有自己的信念,我一直堅持。每逢有人企圖說服我時,我都要詳盡講述鄂溫克,講述畫馴鹿的緣由,講馴鹿的美德,講馴鹿溫順善良,造福人類,我不停地為馴鹿正名。那些反對的人見屢屢說不動我,慢慢也就不屑于說服我了。所以很多朋友從我這里知道了馴鹿,很多人都知道我畫四不像。到了文革結(jié)束以后,我畫的馴鹿多次在報刊雜志上發(fā)表,這時就很少聽到負面聲音了。1980年我走出國門,在新加坡舉辦個人畫展,展出了我的冰雪山水畫和反映鄂溫克民族的人物畫和馴鹿,深受新加坡人喜愛。它們不僅對白的體系冰雪山水畫稱贊,也對鄂溫克人和馴鹿相當感興趣。我也非常振奮,很受鼓舞。

1979年于志學在北京國際書店為在新加坡舉辦展覽創(chuàng)作Scan10003.jpg

1979年于志學在北京國際書店為在新加坡舉辦展覽創(chuàng)作

       這是筆者在1991年3月9日和于志學的對話,反映了于志學畫馴鹿的審美追求。從1962年于志學發(fā)表的第一幅表現(xiàn)鄂溫克和馴鹿的作品開始,五十多年來,他以馴鹿為主題的作品就未曾中斷,留下了許多以馴鹿為題材的精彩作品。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于志學迄今為止的全部作品中,表現(xiàn)鄂溫克和馴鹿的數(shù)量能占據(jù)50%以上。觀賞于志學那些具有獨特形式和豐富內(nèi)涵的馴鹿佳作,在獲得審美享受的同時,更多一份別樣的親切。

2013年,學者安家寰在大興安嶺題贈于志學畫馴鹿

——贈于志學


你刺向青天多叉的角,

是一往無前的英勇;

你高高昂起的頭,

像驕傲與自豪的英雄;

你彎弓一樣的背,

駝負著歷史的沉重;

你踩冰踏雪分半兒的蹄,

在嚴寒里尋找著春神的溫情。

你對鄂溫克人的忠貞,

超越人類最美好的感情,

萬年不渝,

世世生生。

           2013夏 大興安嶺(于志學大師50年前即來此考察寫生,后未曾間斷,結(jié)識本地鄂溫克三代人,在大興安嶺創(chuàng)冰雪山水畫!布义荆

2007年于志學在敖魯古雅    盧平攝DSC00990.JPG

2007年于志學在敖魯古雅    盧平攝

第一位把馴鹿帶出國門的國畫家


        1980年,于志學受到新加坡海鷗畫廊的邀請舉辦個展,成為中國改革開放以后率先走出國門的大陸首批畫家,當時的北京國際書店承辦了這個展覽。這是于志學的冰雪山水畫和反映敖魯古雅鄂溫克使鹿文化的作品首次亮相海外,反響很大。人們不僅異口同聲稱贊于志學創(chuàng)造的冰雪山水畫,還從他的繪畫中得知了中國的鄂溫克民族,得知了中國也有北極圈的特有動物——馴鹿。一位觀眾興奮地拉著于志學在作品前合影留念,激動地說,“以前只知道北極的愛斯基摩人養(yǎng)馴鹿,不知道中國還有與馴鹿為伴的民族。你的畫讓我們更多地了解了中國,了解了中國的民族文化。”這是于志學第一次把鄂溫克民族風情推向了世界的窗口。

      1980年、1985年和1986年,于志學三次應邀赴日本東京、大阪和北陸金澤、富山等地舉辦個展,展出了近百幅冰雪山水畫和數(shù)十幅鄂溫克風情的作品,訪問了日本南畫院和朝日新聞社等。在東京、大阪舉辦《畫展》期間,他還先后拜訪了日本著名畫家加山又造、丸木味里、丸木俊子等人,到他們的府上進行交流。日本報界稱于志學畫展為日本人民提供了“了解中國畫水平的極好機會”,日本觀眾“為充滿靈動的中國水墨畫而激動!

敖鄉(xiāng)情之六    68x46cm      于志學    IMG_5741.JPG

敖鄉(xiāng)情之六    68x46cm      于志學

       1988年,第十五屆世界文化大會在新加坡召開,于志學作為中國大陸畫家的唯一代表出席了大會。來自世界的二百多位文化名流和學者云集一堂,暢談和交流本民族、本學科領域的成就和建樹。于志學不僅出席了大會,同時還作為亞洲代表在大會上做了題為《寒帶藝術的拓展》的發(fā)言。當他以“希望世界各國朋友來中國做客”結(jié)束發(fā)言時,會場報以熱烈的掌聲。

        說起于志學參加第十五屆世界文化交流大會還有很多插曲。當他接到美國國際傳記研究院和英國劍橋大學傳記中心發(fā)來的出席這次國際會議的邀請函后,在辦理赴新加坡的入境簽證手續(xù)時遇到了重重阻力。那時我國和新加坡政府還沒有建立外交關系(中國和新加坡1990年10月建交),出國簽證需要通過新加坡商務代辦處辦理。雖然在邀請函上清楚地寫明持本函件即可順利辦理一切出國手續(xù),但因為于志學是中國大陸公民,新加坡政府對大陸人不能像對其他國家和港臺地區(qū)的中國人那樣直接辦理,必須有新加坡人做擔保。大會秘書處得知這一情況后,直接給新加坡政府發(fā)去專函,也無濟于事。二百余名的會議代表,只有于志學一人享受著這個“殊榮”。他的一位香港朋友聽說此事后,為于志學在新加坡找到了可靠的朋友為他擔保,并給他發(fā)來邀請函,可新加坡移民局還是要嚴格審查于志學的大會論文后才能考慮是否給予辦理簽證手續(xù)。本來一個十分簡單的國際會議的入境手續(xù),因為兩國沒有外交關系,也因為中國那時還沒有強大崛起,大陸人處處受到歧視,幾經(jīng)磨難,只一個簽證就折騰了好幾個月才算辦好。

走親戚 于志學1962年.jpg

走親戚 于志學1962年

        這次國際大會,根據(jù)代表們的專業(yè)分成若干個小組。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把自己的成果展現(xiàn)在通向會場的大廳兩側(cè)。會議為了介紹于志學的藝術成就,在主會場為他舉辦了《于志學冰雪畫展》。展出了于志學五十余幅作品,其中三分之二是冰雪山水畫,三分之一是敖魯古雅風情和馴鹿。參加會議的很多代表經(jīng)常佇留在他的畫前觀賞、留影,很多人對馴鹿和鄂溫克民族產(chǎn)生興趣,還表示以后去中國,要去看看中國的大興安嶺的冰雪,看看使鹿鄂溫克民族。

       這次國際學術會議,不僅打開了于志學的眼界,也使中國敖魯古雅鄂溫克再一次出現(xiàn)在世界舞臺。文化是最好的名片,它讓敖魯古雅聲名遠揚,通過各國的代表傳播到世界各地,也讓于志學通過這個展覽看到了中國畫的前景和希望。他深深地感到,藝術是人類共通的語言,只有藝術才能真正做到?jīng)]有國界、沒有種族的限制進行相互交流。

       從那以后,中國鄂溫克民族的風情畫卷在于志學的筆下與中國冰雪山水畫一道不斷走出國門,在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德國、英國、法國、瑞士、意大利、愛爾蘭、奧地利、丹麥、芬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國、奧地利、阿聯(lián)酋、埃及、土耳其、澳大利亞、新西蘭、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及香港等國家和地區(qū)展出,中國敖魯古雅鄂溫克的使鹿文化與冰雪山水畫一樣,傳遍五洲四洋。(中國山水畫藝術網(wǎng)編輯)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煙臺市優(yōu)秀美術作品展

中國山水畫藝術網(wǎng)聲明:中國山水畫藝術網(wǎng)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nèi)容僅供瀏覽者參考,不構(gòu)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和本網(wǎng)站無任何關聯(lián)。本網(wǎng)發(fā)布的訊息您如發(fā)現(xiàn)侵犯您的著作權(quán),請及時和我網(wǎng)聯(lián)系,在提交相關證明文件后,我網(wǎng)會選擇刪除。如您想轉(zhuǎn)載本條信息到手機微信或微博,請在網(wǎng)頁下端左側(cè)點擊“分享到”自助轉(zhuǎn)發(fā),或關注本網(wǎng)微信公眾號zgsshysw。

搜藏網(wǎng) 福建美術在線 陜西省美術家協(xié)會
更多友情鏈接

網(wǎng)站版權(quán)持有人:中國 山水畫藝術網(wǎng)

頁面瀏覽設置:1024×768分辨率

本站中文名稱:中國山水畫藝術網(wǎng)    本站網(wǎng)址qyd888.com  本站所有資料信息未經(jīng)我站同意禁止轉(zhuǎn)載,否則法律責任自負。

 《中國山水畫藝術網(wǎng)》編輯部電話:13805590554   電子信箱:6-0-8@163.com  工作專用QQ:384169963    2522440660    

辦公微信:zgsshw  法律維權(quán):北京冠和權(quán)律師事務所 備案編號:  皖ICP備11008522號-1   備案圖標.png皖公網(wǎng)安備 3410030200029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