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學與敖魯古雅鄂溫克族馴鹿文化博物館館長戴光云在敖魯古雅 盧平攝
《半個世紀的民族情》:卷首語
半個多世紀以來,于志學繼鄂溫克民族的優(yōu)秀獵民拉吉米、瑪麗亞索、巴拉杰伊、馬克西姆等人以后,又延續(xù)了與他們后代等人的深厚友誼,也親眼見證了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的歷史變遷。無論是額爾古納河畔奇乾鄂溫克民族鄉(xiāng),還是滿歸激流河畔的敖魯古雅鄉(xiāng),以及鄂溫克獵民放下獵槍生態(tài)移民來到根河,每一步的歷史進程和變遷,于志學都曾親自走訪,歷歷在目。大興安嶺西北坡的鄂溫克民族給于志學的藝術人生打下了難以磨滅的烙印,他也成為為數不多的中國使鹿鄂溫克三次歷史性跨越的見證人。
2013年于志學與瑪麗亞索、巴拉杰伊和得可沙親切交談 盧平攝
得克沙參加世界馴鹿大會
2009年三月底,我接到得可沙的電話。她要隨敖魯古雅鄉(xiāng)代表團去北歐參加在挪威舉辦的四年一屆的世界馴鹿養(yǎng)殖者大會。因為代表們要從北京出發(fā),她很想借這個機會去看看于叔叔。我非常理解她的心情,讓她在賓館做好準備,我和愛人開車去賓館接她再陪她到延慶于志學的工作室。
汽車從市區(qū)通過八達嶺高速緩緩開往延慶,經過清河,沙河、昌平南口至居庸關長城、水關長城到達延慶。因為是三月份,沿途的昌平、延慶一帶都是山區(qū),溫度要比市區(qū)里低幾度。山上的植被還沒有長葉,看上去光禿禿的,但是群山重重疊疊,忽而奇險,忽而逶迤,煞是雄偉。利用行車的時間,我借機向得可沙了解有關世界馴鹿養(yǎng)殖者大會的情況。
2007年于志學與得可沙在嘎仙洞 盧平攝
現在世界上共有9個國家20多個民族飼養(yǎng)馴鹿,據說一共的人口不超過5萬人。世界馴鹿養(yǎng)殖者協會屬于一種會員制非政府組織,成立于1997年,有俄羅斯、挪威、瑞典、芬蘭等成員國家,其宗旨就是促進世界范圍內養(yǎng)殖馴鹿的民族在專業(yè)、文化和經濟社會方面的交流,加強國際間馴鹿養(yǎng)殖者的合作,促進馴鹿產業(yè)發(fā)展。在2008年,中國的敖魯古雅鄂溫克族鄉(xiāng)作為中國唯一飼養(yǎng)馴鹿的民族其中5個在山上放養(yǎng)馴鹿的“獵民點”,正式以“敖魯古雅部落”名義加入國際馴鹿養(yǎng)殖者協會,成為最后一個入會的馴鹿養(yǎng)殖國。
中國加入國際馴鹿養(yǎng)殖者協會后,“敖魯古雅部落”在馴鹿項目規(guī)劃、養(yǎng)殖技術等方面同其它會員國家和組織便實現了資源共享,而且也同時標明中國的馴鹿養(yǎng)殖業(yè)發(fā)展與世界進行了接軌。正值2009年第四屆世界馴鹿養(yǎng)殖者大會在北歐挪威舉行,得克沙作為中國“敖魯古雅部落”代表團一員將赴北歐,共同商討世界養(yǎng)殖馴鹿的大計。
2009年得可沙給于志學帶來山里的禮物 盧平攝
到了延慶運思園于志學的工作室,于志學看到得可沙很高興,關切地問起瑪麗亞索老人的身體情況。得知老人家身體還好,感到很欣慰。得克沙給于志學帶來了敖魯古雅特產的鹿茸和犴筋,讓于志學泡酒喝。她說,“于叔叔,你把鹿茸泡到酒里,每天少喝點。鹿茸的保健作用好,還是身體的強壯藥,對神經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都有很好的效果,還有抗疲勞作用,對老年人特別適合,能讓您身體氣血旺盛,精力充沛,幫助您創(chuàng)作更多的作品!闭f完后她還覺得沒說到位,又接著說,“于叔叔健康、長壽,還會對我們民族文化的弘揚做更多的貢獻。”
得可沙第一次來于志學工作室,對什么都感到新鮮。我領著得可沙在運思園內參觀,她興奮地看著于志學畫室作畫用的自動化電動畫板、地跑車、攝影室、書房等,像回到家里一樣,隨便自在。中午在于志學家里吃的便宴,她感到很溫馨。
她在飯桌上,還在說于志學對她的影響!霸谟谑迨遄吆螅洁l(xiāng)來了不少畫家和學者,國內國外的都有。有的人非常有名望,但印象并不深。只有于叔給給我的印象太深了,我總是想念。那時我們家里買了一臺縫紉機,我在嶄新的縫紉機上用小刀刻上于叔叔的名字,怕以后忘記了,結果讓姐姐把胳膊都給擰紫了,說我敗家,不知愛護東西。”大家說說笑笑,不知不覺三個多小時過去了,因為她明天一早要飛往挪威,她還要在大會發(fā)言,不能久留。
2013年得克沙與于志學在根河分別時難舍難分 盧平攝
臨分手時于志學特意贈她一幅昨天專門為她創(chuàng)作的《鄂溫克少女圖》作為紀念。臨出門時,運思園外飄起了飛飛揚揚的雪花,延慶在開春后的三月中、下旬總會來一場春雪。于志學冒著小雪和得可沙分手告別。我和愛人開車把她送回市區(qū)的內蒙古飯店。
后來得克沙在網上給我傳來了她在挪威卡特克諾市第四屆國際馴鹿養(yǎng)殖者代表大會上的照片。她告訴我她參加了為期四天的會議,向世界介紹了中國的馴鹿文化,同時和其他國家代表們交流了中國鄂溫克民族的文化。我看到得可沙身著鄂溫克傳統(tǒng)節(jié)日盛裝,與參加會議的挪威、芬蘭、瑞典、俄羅斯等多國的馴鹿養(yǎng)殖者代表合影,看到她在會議專門大廳向各國代表介紹中國鄂溫克民族的工藝品和服飾。她說通過這次國際會議,她開闊了眼界,看到了世界上其他飼養(yǎng)馴鹿的國家是怎樣保持和發(fā)展自己民族文化的,感到自己身上的擔子很重!艾F在敖魯古雅的年輕人會說本民族語言的人越來越少,我們這一代人要想弘揚自己民族文化就必須要努力!笨吹贸觯龑ΡWo自己民族文化有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心。她還告訴我,“敖魯古雅部落”獲得了第五屆國際馴鹿養(yǎng)殖者代表大會的主辦權,時間定為2013年,屆時希望再看到于老師和我。(中國山水畫藝術網編輯)
中國山水畫藝術網聲明:中國山水畫藝術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瀏覽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和本網站無任何關聯。本網發(fā)布的訊息您如發(fā)現侵犯您的著作權,請及時和我網聯系,在提交相關證明文件后,我網會選擇刪除。如您想轉載本條信息到手機微信或微博,請在網頁下端左側點擊“分享到”自助轉發(fā),或關注本網微信公眾號zgsshy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