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頁圖 穿越堿場 盧平攝
那時跟拉吉米出去打獵,最常去的地方就是汗馬,這個地名當時于志學并不十分清楚。因為在大森里里,拉吉米和他語言不通,只能做最基本的交流和做手勢。拉吉米領他到哪他就跟到哪。還是后來在2013年的4月,于志學重返敖魯古雅時,拉吉米的女兒得克沙告訴她的于叔叔,當年他和拉吉米打獵的地方主要是在汗馬地區(qū)。
汗馬在大興安嶺山麓的主脊西側(cè),那里的地貌特征明顯,林密谷深,地形和植被有棕色針葉林土和草甸沼澤土,植被豐富,動物喜歡出沒。幾乎大興安嶺所有的野生動物在汗馬地區(qū)均有分布,所以汗馬也是大興安嶺野生動物的重要庇護所。
汗馬有一個很知名的堿場。有點生活常識的人都知道,有堿就有鹽,動物離不開食鹽,它們經(jīng)常要到堿場的河套地去喝水補充鹽分,所以堿場就是獵人最常事先埋伏、對動物突然襲擊的場所,俗稱“蹲堿場”。
堿場之秋 王守波攝
鄂溫克獵民在一百多年前就開始利用堿場打獵。那時獵民在額爾古納河畔的奇乾附近的山里打獵,俄羅斯商人常過來和鄂溫克獵民用皮張作買賣,一些俄羅斯獵民也經(jīng)常過到一江之隔的額爾古納河右岸的大興安嶺林中打獵,鄂溫克獵人是從俄羅斯獵人那里學來如何做堿場打獵。
所謂做堿場就是人工做出的堿場。所謂堿場就是大面積的堿地,也就是含鹽堿很多的堿性土壤。這種土壤雨后泥濘,干時固結,土壤的表層下面堿性大而且堅實,碳酸鹽含量較高。它的形成與一定的氣候條件和降水量及易溶性鹽堿類成分溶解的多少等綜合因素有關。
拉吉米和獵犬等待獵物 敖魯古雅鄂溫克族馴鹿文化博物館提供
汗馬地區(qū)河流分布非常密集,不僅有屬于額爾古納河水系的最大河流——塔里亞河,它是額爾古納河的主要支流——貝爾茨河的主要發(fā)源地,而且塔里亞河還有安庫拉河、西肯河、吉那米基馬河、森蓋河等11條支流河,為這一地區(qū)輸送水源,維持生態(tài)平衡。當夏天的季雨水多而且集中,大量的可溶性鹽堿隨水分滲到地下或者流走;到了春季地表的水份開始大量地蒸發(fā),地下水中的鹽堿隨水份上升都聚集在土壤的表層。時間長了,聚集在土壤表層的帶鹽堿的碳酸鹽成分積累很高時,便形成了堿場。
除了天然堿場,鄂溫克獵人也人為做堿場。一般選擇在犴和鹿經(jīng)常出沒的山陰坡的地面,先要挖上一個一尺多深的坑,再用木楔鉆開幾米大小的范圍,把食鹽放進坑里,上面蓋一層土,使地面堿化。犴和鹿發(fā)現(xiàn)以后就會來舔食地面的鹽堿土,這樣獵人就可以用獵槍殺死動物。
拉吉米在瞄準 敖魯古雅鄂溫克族馴鹿文化博物館提供
汗馬的堿場是天然形成的,“堿坑”很大,里面儲了很多的雨水,由于土質(zhì)里的碳酸鹽濃度高,水份干了以后土壤表面堆積了一層白色的碳酸鹽沉積的“堿殼”。有了這層殼,再有雨水就滲不到下面而存留于殼的上面。當動物到堿場附近的水塘喝水時,就為獵人提前埋伏在堿場旁守株待兔創(chuàng)造了機會。
比較遺憾的是去汗馬的堿場路比較遠,應該說就沒有路,全要用砍刀掃清障礙前進。于志學印象最深的是和拉吉米在汗馬蹲堿場,他覺得那是特別考驗人的毅力和耐力的機會。
那天他們出師不利。本來兩人是牽著馴鹿帶著獵犬去堿場的。結果在路上遇到了熊。當時拉吉米和于志學把馴鹿栓到一棵樹上,他倆人去不遠的小溪流中找水。回來時看到一只狗熊一巴掌就拍死了那頭馴鹿。拉吉米沒有開槍,他小聲吹出了口哨,讓獵狗聽候召喚。一般在拉吉米帶領單犬狩獵時,獵犬都隨時注意拉吉米的行動,而且不離主人太遠。當接到了拉吉米給它的口哨時,它就知道主人讓自己不要喊叫,便悄悄跟隨主人前進。那頭狗熊可能太集中眼前的那頭馴鹿了,居然絲毫沒有發(fā)現(xiàn)拉吉米、獵犬和于志學的行蹤,拉吉米領著獵犬和于志學悄悄繞開狗熊隱身走進了在茫茫森林里。因為拉吉米不想此刻和熊發(fā)生沖突,他的目標是要去堿場。
駝鹿母子 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提供
到了堿場,已是半夜時分。拉吉米拍拍他最心愛的獵犬西蒙特,找好地形和于志學潛伏在堿場的灌木叢和草棵里,做好偽裝,守株待兔地等在那里。黑夜中,他們一聲不響地等待,一邊接受蚊蟲的叮咬,一邊聽著貓頭鷹和烏鴉的叫聲,不能說話,還要聚精會神的觀察,靜候著獵物的來臨。
于志學眼睛看著星星一點點移動。他那時真正體會到了朝鮮戰(zhàn)場上的邱少云烈士,不由對他的偉大犧牲壯舉肅然起敬。一小時過去了,兩小時過去了,天還沒有亮,實在等得非常辛苦,很難忍受下去。
拉吉米看看了看天色,可能也覺得時間有點過得太慢,也可能想起了被熊拍死的馴鹿,他掏出煙口袋,往嘴里抹了點煙灰給自己提神。于志學知道,拉吉米這是在吸口煙。森林里最怕著火,在林區(qū)打獵的鄂溫克人他們從不用明火抽煙,而是習慣了吸口煙,這是從他們的祖輩開始流傳下來的?跓煹膬(yōu)點一是可以防火,二是打獵時不散發(fā)其他氣味,不影響尋找獵物。拉吉米的口煙是他自己做的,是用木灰和煙沫拌合在一起,裝進樺樹皮盒里的。他打獵時都要攜帶它,而且樺樹皮盒防雨淋,也不會受潮?谘食30殡S拉吉米渡過打獵時難熬的寂寞時光。
天,終于要蒙蒙亮了。拉吉米用嘴型示意于志學,告訴他有動物來了。于志學不由得摒住呼吸。就聽到不遠處傳來“沙沙”作響的聲音。這時他就看到一個龐然大物出現(xiàn)在堿場。這個大家伙黑乎乎、胖墩墩的,像一頭老牛,低頭拼命地舔起地上的堿土來。拉吉米沒有火燒火燎地開槍,他沉著冷靜地舉起獵槍,勾動了扳機。隨著一聲槍響,一頭大興安嶺森林大犴應聲倒在堿場……
披著露水,迎著朝陽,當拉吉米和于志學返回獵民營地的時候,遠遠地看到瑪麗亞索在綠色森林中忙碌的身影。(中國山水畫藝術網(wǎng)編輯)
中國山水畫藝術網(wǎng)聲明:中國山水畫藝術網(wǎng)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nèi)容僅供瀏覽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和本網(wǎng)站無任何關聯(lián)。本網(wǎng)發(fā)布的訊息您如發(fā)現(xiàn)侵犯您的著作權,請及時和我網(wǎng)聯(lián)系,在提交相關證明文件后,我網(wǎng)會選擇刪除。如您想轉(zhuǎn)載本條信息到手機微信或微博,請在網(wǎng)頁下端左側(cè)點擊“分享到”自助轉(zhuǎn)發(fā),或關注本網(wǎng)微信公眾號zgsshy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