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運強弱與繪畫傳播力
人類歷史上,所謂弱國無外交,也包括文化領域,使得國與國之間各種藝術交流,很難有實質性的開展。
日本浮世繪婦女
只有當雙方處在同等的條件下,互通有無的空間才能夠打開。否則弱的一方,面對的是被打壓,直到自身畫種消亡。有說后印象派畫家多少汲取日本浮世繪手法,畫風才有所變化并映出些許東方繪畫情調。那么,追本溯源,其浮世繪多少得益于中國繪畫用線造型的諸多因素,又因19世紀日本明治維新時期國力強大(而大清國正走向衰弱),浮世繪便借此捷足先登漂洋過海在異國他鄉(xiāng)傳播開來,使得歐洲人所向往的富有東方藝術情調的畫面,就是眼前這一幅幅浮世繪。于是,作為回報,同一時期的日本人也把部分油畫技術引入本土,這就解釋了近代一部分中國畫家除選擇行程萬里之途,到歐洲他國學習油畫語言之外,再就是去往最靠近家門口的日本本土,接受了在今天看來其實不太純正的完全一山寨版“油畫”技術。
法國 喬治·修拉 大碗島上的星期日下午 1884-1886
如果當時進入后印象派畫家視野的東方藝術是中國畫,而不是浮世繪,那么促成富有東方藝術情調的形成,或許就不只是今天從梵高畫里見到的一種,那些轉動的筆觸和狂熱滾燙的色彩,興許語言手法更加多樣。我們知道,浮世繪雖接受中國畫的線條風格,但傳達的是一種與中國畫藝術思想和風格語言完全不同的畫面,浮世繪不乏一些世俗甚至纖毫畢現(xiàn)情色和暴力的各種細節(jié),頗讓歐洲人目瞪口呆,大跌眼鏡。故后印象派畫風,與初期的色彩乃至筆觸變化有所不同,達到了宣泄表現(xiàn)的野性程度,無疑顛覆了古典油畫長期形成的一條融雅正與崇高為一體的審美準則,這足以讓日本人沾沾自喜,進而解釋了上個世紀90年代,梵高作品為什么能輕而易舉迅速在日本爆出的冷門,從其畫作一經拍出便讓人目瞪口呆的天價,完全是對19世紀浮世繪能深受歐洲人賞識的一種回報吧,大大加速日本繪畫在世界的傳播力。把梵高畫價推高,徹底讓它在全球范圍內“火一把”,無疑也是從另一面延續(xù)浮世繪當年的神話和影響。
倘若19世紀中葉,大清國力強大無比,那么真正作為東方藝術符號特質和精神象征的中國畫,就會早早進入歐洲人的視野而備受歡迎,正如這20多年來隨著國力不斷增強,使得西方人接受中國畫的熱情遠甚于當年了解浮世繪的程度。雖然歷史無法假設,然而從今天中西藝術交流的方方面面,不難想像十九世紀中葉,西方油畫風格面目的形成,皆有可能從不同層面發(fā)生。
一個民族的崛起,乃至強大,必有助于自身文化復興,且能更全面輻射到周邊地區(qū),從而形成更具廣泛性的影響力。比如,當西方畫家看到許許多多令他們大吃一驚的 ,那些曾拜他們?yōu)閹煹闹袊霜氂械奈幕w系時——如當時已譽滿全球的畢加索,在看到齊白石寫意畫之后,從眼神流露出的激賞之情——他完全是被中國畫獨有的藝術語言風格所征服,而陶醉于其中。于是乎,最能代表東方文明的中國書畫藝術,也愈來愈通過在西方繪畫領域傳播,逐一“開花”,而西方藝術也不再鐵板一塊,各種以主觀內心情感表達的藝術形式紛紛出籠,開始沖破他們自以為是的對個人精神表現(xiàn)有所束縛的枷鎖和樊籠(如架上繪畫),并迅速向最能煥發(fā)出人類精神情感表達的層面進發(fā)探索。
中國國家畫院“一帶一路”寫生作品展
作為與中國畫藝術體系涇謂分明的西方寫實油畫,不僅在自身藝術輝煌的發(fā)源地力度減弱且消解得很快。近100年來中國文化包括繪畫藝術受國力增強的助力,通過走出去與西方藝術的廣泛性交流,再現(xiàn)自身的獨特魅力。反觀西方文化曾引以為榮的油畫,已難再現(xiàn)17世紀倫勃朗、19世紀安格爾和德拉克羅瓦,及印象主義包括俄羅斯巡回畫派那樣光芒四射的藝術魅力,其勢已有所銳減。
當年的浮世繪,就因中國人走向現(xiàn)代化進程的步子緩慢些,讓其搶先一步影響了19世紀歐洲畫壇。而今,隨著21世紀中國經濟的迅猛發(fā)展和國力的強大,以及隨之而來各個文化層面的影響力,在不斷與世界當代各種先進文化的藝術交流中,中國畫自身散發(fā)出來的魅力征服了世界上那越來越多想了解、接觸她的人;而浮世繪除了被日本本土另類畫法取代外,還有從新聞報道中幾乎找不到它活躍的身姿,不免讓人產生聯(lián)想,是不是這一曾活躍在18世紀畫壇的所謂可以反映某些東方藝術面目的手法,如今結局已不容樂觀,甚至正走向窮途末路之際,使得藝術界人士不愿去研究其存在的可能。可見,藝術界各種表現(xiàn)手法及形式語言的生生息息,也如自然現(xiàn)象一樣,按照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這一亙古不變的規(guī)律,發(fā)展或湮滅!
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蓬勃開展,一切文化藝術交流的腳步也將加快,中國畫對某些區(qū)域的傳播力度,必將有所加強。其實,近些年已經有不少由美協(xié)機構或由社會小范圍中國畫家組織開展的活動,走出國門去采風寫生并舉辦畫展交流,足跡幾乎遍及世界各地,讓中國畫語言直接面對當下,面對不同民族區(qū)域人種,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舉措比起平常外國人到中國美術院校學習中國畫、了解中國畫藝術有著更為顯著的功效和作用!
曾經的積窮貧弱不堪回首的年代,隨著國力的增強早已煙消云散!作為代表一個國家先進文化形象的中國畫,也越來越顯示出其旺盛的藝術生命力!看來,對人類文明進程形成巨大推動力的是文化,而文化影響力,只有在國力強大之下才具有更廣泛性的表現(xiàn)。
中國山水畫藝術網聲明:中國山水畫藝術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瀏覽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和本網站無任何關聯(lián)。本網發(fā)布的訊息您如發(fā)現(xiàn)侵犯您的著作權,請及時和我網聯(lián)系,在提交相關證明文件后,我網會選擇刪除。如您想轉載本條信息到手機微信或微博,請在網頁下端左側點擊“分享到”自助轉發(fā),或關注本網微信公眾號zgsshy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