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關注
因為父親黃定華是徽商,黃賓虹家境優(yōu)裕。年少聰穎的他除了能輕松得到《二十四孝圖》《山海經(jīng)》等啟蒙讀物和家藏的殿版《五經(jīng)》、古代碑帖書畫,更因家族的交際廣泛,得以廣拓藝術視野,看遍名家手筆,在江南這片文化沃土中茁壯成長。
![黃賓虹與他的書畫收藏](http://imgshuhua.gmw.cn/attachement/jpg/site2/20180514/f44d305ea4821c6333810f.jpg)
【元】趙孟頫(款) 行書冊頁
游歷各地 廣拓視野
8歲那年,同治翰林黃崇惺因喜愛少年黃賓虹的聰慧好學,就將自己的著作《勸學贅言》等送給他,使他對安徽潭渡黃氏(潭渡現(xiàn)位于歙縣境內,黃氏宗族自唐宋發(fā)源于此,歷來人才輩出,達官顯貴、鹽商巨賈不勝枚舉)宗族的歷史事跡有了一些了解。10歲時,黃賓虹隨父杭州游歷,在父親友人的家中看到了王蒙的作品,這對黃賓虹后來的畫風形成很大影響。13歲時,黃賓虹回鄉(xiāng)應試與當?shù)刈迦擞H近走動,當時很多因太平天國運動而遷往外地的舊家大族也回到故鄉(xiāng),他們將收藏的查士標、漸江、石谿、石濤等大家書畫拿出來給黃賓虹欣賞,這也是他初次接觸到新安畫派,尤愛漸江。
黃賓虹在21歲這年負笈至南京、揚州讀書,踵門造訪通碩儒、涉獵群籍。凡有疑處,輒在其條目之下加以批語,以互參眾說、摘偽匡謬。這可能奠定了他日后編著《美術叢書》所必須的基本功吧!
24歲,黃賓虹結婚后的第二年,他安排洪夫人返福建洪坑居住,自己復往揚州,經(jīng)友人介紹謀得兩淮鹽運使署文書一職,所得薪資正好收購字畫。據(jù)載,當時正值鹽政改革,鹽商業(yè)務失敗,紈绔子弟不事生產(chǎn),只得變賣家藏度日,而且不分好歹貴賤,任意出售。黃賓虹則趁機收購,達數(shù)百件之多。
黃賓虹去揚州拜訪親戚何維鍵(號芷舠,由湖北官任上辭官退隱到揚州,購買了片石山房并擴建為寄嘯山莊,俗稱“何園”)。何維鍵家富收藏,除了明清畫作,還拿出黃公望、倪云林、黃鶴山樵等元人名畫給遠道而來的黃賓虹欣賞。他又把黃賓虹介紹給當?shù)厥詹丶页躺旋S,使黃氏得以親覿明末清初的石濤、石谿、漸江和鄧石如、包世臣等人的作品。
![黃賓虹與他的書畫收藏](http://imgshuhua.gmw.cn/attachement/jpg/site2/20180514/f44d305ea4821c63338110.jpg)
【明】張瑞圖(款) 行草臨宋徽宗洗兵馬行手卷
藝游南北 收藏相伴
1904年,39歲的黃賓虹受同鄉(xiāng)之邀,到蕪湖的安徽公學去襄辦校務,當時蕪湖是東南革命志士的集中地,也是民族民主革命思想交匯之地。黃賓虹與黃節(jié)、鄧實等人的友情也因辦學建立起來。后來黃賓虹與鄧實一起編印的《神州國光集》與《美術叢書》,也是他們廣泛涉獵金石書畫收藏之后的產(chǎn)物。之后的“貞社”也是以他和宣哲為主,集合愛好金石書畫收藏、鑒賞的團體。
辛亥革命爆發(fā)后,封建世家、名宦巨公紛紛逃入上海租界,也有封疆大吏、官紳富商在上海開設古玩鋪,文物收藏流入市場被外國人搶購。王秉恩和吳巽沂(吳仲坰之父)在舊跑馬廳,開辦名為“和光閣”的古玩鋪買賣書畫,黃賓虹、吳昌碩、狄平子等都是常客。
袁世凱篡奪革命果實后,南社成員、同盟會會員四散,“國學保存會”改為“神州國光社”,且增設古物流通處,鄧實也開始兼營古物買賣業(yè)務。隨之黃賓虹也開了一家“宙合齋”文物鋪。
1935年5月24日余紹宋來滬過訪,觀黃賓虹所藏,在日記里寫道:“濱虹出卅余幅出示,多佳者,惜匆匆展視,不能仔細領略耳。其中最賞者為董文敏、王叔明、仇十洲、汪芝瑞、戴鷹阿、鄭慕倩、釋石濤、沈石田、唐六如等,賓虹喜藏皖派山水,蓋懷念其鄉(xiāng)先達之意。”余紹宋時任杭州《東南日報》特種副刊《金石書畫》的主編,于是向黃老商借所藏歷代名人書畫,比如夏昶、董其昌、漸江、石濤等人的作品在該刊發(fā)表。
1936年,黃賓虹重回安徽老家,與夫人一起再登黃山,追吊漸江的故墓。此后下半年他就應北平古物陳列所之聘北上,除了審定故宮南遷書畫以外,還兼任北平藝術?茖W校講師。
據(jù)他自己說,“近伏處燕市,謝絕應酬,惟于故紙堆中,與蠹魚爭生活,書籍、金石、字畫,竟日不釋手。”所以在此期間,他將積累了三四十年的資料整理、分析、歸納,編成一部《漸江大師事跡佚聞》。在這個過程中他還找到許多石谿與垢道人程邃的資料,所以他閉門整理舊稿,寫出了包括《釋石谿事跡匯編》和《垢道人佚事》在內的三部畫家傳記。在日本人侵占北平的大環(huán)境下,目擊時艱,他著力研究這三位明末清初的畫家,有著特殊的意義。
在這段寂寞的歲月里,他把玩金石書卷,將看到的書畫題識、題詩、拓本跋尾、古籀考釋等隨手摘抄下來,據(jù)此編寫了畫史匯傳《文徵明》《沈石田傳》,先后在神州國光社印行。
![黃賓虹與他的書畫收藏](http://imgshuhua.gmw.cn/attachement/jpg/site2/20180514/f44d305ea4821c63338111.jpg)
【明】沈周 (印) 雜畫冊頁
復歸江南 以藏會友
寓京十年后,黃賓虹在1948年選擇南歸。時事不靖,民生痛苦。從當時他與友人的往來信件中可見,當時他的生活稱得上捉襟見肘,甚至開始出售所藏書畫。在給王聰?shù)男胖兴麑懙溃骸八笔澄锶,甚于北方。交通乏暇,友助亦缺。不得已將于兩浙有關文物貶值斥賣,然對故都收入已減。……敝篋尚有徽歙先哲書畫數(shù)十件,滬上有無兜售之處?聞家鄉(xiāng)長王允孝翁欲以賤值取之,諒不到外省人半價,因此保存身邊作伴(能銷當即抄單寄奉)。”1951年在給張虹的信中他再次寫道:“杭滬各省通車已便,巨室舊藏出而易米,時有所見!焦庞裢乇鞠災∫患垺!
夏承燾在《天風閣學詞日記》里,記錄了黃賓虹自1948年定居杭州直到1955年去世這生命中最后7年的時間里與湖上諸多友人的交往,這些文字資料為我們了解黃賓虹的收藏提供了最翔實的依據(jù)。
1948年10月9日,黃賓虹在外西湖藝專畫廊展出所藏古今名畫40件,并親臨會場講解。馬一浮、金息侯諸儒皆臨會欣賞。據(jù)標為10月10日寫成的文獻記錄:“有小李將軍(李昭道)山水,趙松雪(孟頫)、羅兩峰(聘)、朱白民(注:鷺)山水花卉,又有隋大業(yè)間一沙門紙畫神像,皆極名貴!边@僅僅是黃賓虹收藏的冰山一角。
1949年黃賓虹致信曾香亭、段栻:“敝藏有鄒臣虎一冊,有笪重光題云原有十二頁,中只四頁是真跡,余為門客所作。惟此為金山寺僧所藏,系查聲山后人留北平者,前十年流入廠肆購得之。惲道生有扇頁一個,極精美,前年為張宜之以張恂畫卷易去,今尚存數(shù)件頗精者。宋元名家真跡,平時最宜多見,能收藏更佳;蚺R摹既多,心得有說不出之妙,在心領神會中,深者見深,淺者見淺。即后人臨古之作,亦當收藏,明其優(yōu)劣。金石文字有關作畫用筆處尤多,故畫必當研究金石文字!盼飿O不易遇,而摹仿者亦不必盡棄。東坡言寓意于物而不留意于物可耳!币荒旰笥质觯骸氨植攸S山新安先哲畫數(shù)十家,如明人詹景鳳、丁云鵬、程孟陽、李流芳均有一二,惟簡筆最可愛!秉S賓虹謂偏愛新安畫家李周生,有仿前人簡筆之作,因其簡筆而能繁,尤為可貴。遂謂:“李周生畫,董思翁亟稱之,所見多近大癡簡筆。余藏其仿元人筆之頗繁者,足以知古人致力之深!
作為一個畫家、收藏家和鑒賞家,黃賓虹無論是在書信里,還是在絡繹不絕的訪客中,都有著一群信眾想與其探討藏畫,甚至親眼一觀。對于這些慕名而來的友人,他從不憚煩,但必先問明欲觀賞之流派,然后出示古畫。嘗說:“來客要看四王一派的畫,如果拿董、巨的作品,可能不合對方脾胃,反之也是同一道理。否則來客要懷疑我拿不出珍品來,或者認為是搪塞他們。”黃賓虹收藏的豐富,可想而知了。
![黃賓虹與他的書畫收藏](http://imgshuhua.gmw.cn/attachement/jpg/site2/20180514/f44d305ea4821c63338112.jpg)
【明】 丁云鵬(款) 佛像
親近原跡 遺貌取神
豐富的古書畫收藏給了黃賓虹第一手的臨摹范本,也給了他一個重要的畫學思想“親原跡而疏畫譜”。明中葉之后由于徽商資本的支持,刻書制版業(yè)大為發(fā)展,像《芥子園畫譜》這樣的普及類畫法指導大行其道,不管孩童還是文人都可以依樣畫葫蘆。
黃賓虹自己從事出版業(yè)時已有攝影制版的古今書畫圖錄,但他認為珂羅版畫冊只能作為布局、位置經(jīng)營的參考而已,學畫者應多于公私收藏親近原畫手跡,教畫者應能詳述畫學源流,方不失畫學正軌。所以他在給學生顧飛的信里勸她節(jié)衣縮食,購置一二古人真跡。
黃賓虹的書畫收藏,除了待客、交換、教學,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求知,便于學習臨摹。黃賓虹言:“畫有章法而乏筆墨者,可供人摹,如影寫仿本,取其位置得當。有筆法者可供人臨,得學其用筆。有筆有墨者,只可與人觀覽,以用墨非臨摹可得,必待平日之練習功候而成!倍绾窝驖u進地臨摹,黃賓虹的觀點也與眾不同:“先摹元畫,以其用筆佳;次摹明畫,以其結構平穩(wěn),不易入邪道;再摹唐畫,使筆能追古;最后臨摹宋畫,以其法備變化多!币驗樗浅C靼住芭R摹并非創(chuàng)作,但亦為創(chuàng)作的必經(jīng)階段”。
臨摹不能自縛其身,應采取瀏覽、細讀、臨寫、變化等相互參證的方式進行,這也是為什么黃賓虹大量的臨古作品與原作本身的面貌相去甚遠,他只是把臨摹當成一個學習的過程,過程中汲取古人的精華。特別在已經(jīng)掌握了筆墨技巧的基礎上,提倡“遺貌取神”,得其神似者為上,得其形似者次之。并且他強調兼容并攬:“專摹一家,不可與論畫;專好一家,不可與鑒畫,此明沈灝語。由博返約,取精用宏,未可以小技忽之!边@也可以看出黃賓虹為何不太收那些名家大家之作,而專注于一些名頭小乃至無名畫家的東西,他所欣賞的那些前人畫派,只是他借鑒的過程,是他藝術的傾向所在,而不是因襲。
黃賓虹一直用學習的態(tài)度和趨同審美的眼光在審視這些畫,融合自己的情意,選擇性地接受。凡是能為我所用的畫就是好畫,這是他區(qū)別與其他藏家的重要特征,他收藏的所有原則都只在說明,他是一個畫家。
在他的收藏種類里面,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特色就是藏有很多安徽歙籍畫家的作品。如最開始提到的,黃賓虹早在30歲之前,就已經(jīng)有心于收集研究族人和同鄉(xiāng)的生平事跡及文字書畫。除了前面多次提及的漸江、程邃、石谿、李流芳等比較有名的,他還搜羅了其他一些名不見經(jīng)傳的同鄉(xiāng)之作,并認真地考證做跋。比如汪靄、朱璟、謝紹烈、孟程飛、方元煥、鮑楷、戴本孝、洪亮吉、汪家珍、吳麐等。鄉(xiāng)賢收藏的書畫也是他格外留意的東西,像程蘭翹藏清代果郡王款設色花卉冊頁等。
除此之外,黃賓虹還收藏一些他個人非常喜歡的古代書畫,作者都名不見經(jīng)傳,但他都一一在作品后面為他們考證題跋,顯示出特別的關注。比如元代畫僧本誠的《夏木垂蔭圖軸》,是黃家族祖嘉慶年間的春谷公所珍藏的。南宋畫僧牧溪款墨筆竹鳥圖軸,明代的吳宣、施霖、周璕、黃琮、顧源款山水立軸,清代朱傅的侶石山人淡墨山水冊頁及渠楚南舊藏的張稡恭扇面,清朱嶼山水冊,吳淞、清程鳴山水冊,孫球鳴、陸日為、蔣深等集冊。但在上述藏畫中,有很大一部分經(jīng)今人鑒定是偽作,這是黃賓虹收藏中非常有意思的現(xiàn)象。(作者系浙江省博物館副研究館員 圖片來源:《無盡藏·黃賓虹的鑒藏》)
![黃賓虹與他的書畫收藏](http://imgshuhua.gmw.cn/attachement/jpg/site2/20180514/f44d305ea4821c63338113.jpg)
【清】羅聘、方婉儀(款) 山水蟲草合冊頁(7開)
![黃賓虹與他的書畫收藏](/houtai/edit/UploadFile/201851575824719.jpg)
中國山水畫藝術網(wǎng)聲明:中國山水畫藝術網(wǎng)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瀏覽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和本網(wǎng)站無任何關聯(lián)。本網(wǎng)發(fā)布的訊息您如發(fā)現(xiàn)侵犯您的著作權,請及時和我網(wǎng)聯(lián)系,在提交相關證明文件后,我網(wǎng)會選擇刪除。如您想轉載本條信息到手機微信或微博,請在網(wǎng)頁下端左側點擊“分享到”自助轉發(fā),或關注本網(wǎng)微信公眾號zgsshy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