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容生 蘇州吳中寫生之二十二 39×65cm 2016年
春天的微風里,芭蕉葉子把自己的身體彎成了一個拱形,相互交錯著。只有中間的那一支新葉,以一種充滿憧憬的神態(tài),昂首仰望著藍色的天空。
溪邊的竹子,也在一簇簇的綠色中,生長出幾個直挺挺的新枝來,竹節(jié)的地方還帶著赭色的筍皮沒有脫落。而枝的末梢,剛剛長出幾片新葉,隨著山邊吹來的風,把新枝帶出微微的曲線,輕輕地搖曳著。
小溪那邊有一座蒼老的橋,石塊壘成的橋墩支撐著厚實的青石板,橋上有人挑著擔子走過。
對岸的山上,一片蔥郁。在蔥郁中有幾座黑瓦白墻的房子,房子周圍,橫橫豎豎的菜地上,有疏密和大小都不相同的植物,靜靜地生長著。
小溪的水在溪石的縫隙中流淌。有落差的地方它是白色的。平坦之處,則與天空相映,呈現(xiàn)出清澈的藍。
大自然的所有細節(jié)都可以細細地品味。只有在寫生的時候,我們才有這樣的時間和心情認真地觀察山石樹木的微妙,來欣賞和感受風景,體驗自然山水的情調。眼前的每一座山峰,每一段枝葉都令人神往。世間一直熙熙攘攘,此時此刻,我們可以聽到山和水的呼吸以及我們自己的呼吸。
林容生 上桂林村寫生 41.5×168cm 2015年
我想這是我們出去寫生的第一個理由。
董其昌和八大山人都是我喜歡的古代畫家。他們從來不做對景寫生。董其昌用古人之法畫畫,所造之境幽淡清曠,絕無人間煙火之氣。而八大的山水筆墨和意境同樣奇詭絕塵、蒼渾幽曠。董其昌說過“以筆墨之精妙論,則山水決不如畫!笨梢娝^照的山水,是古人的山水,是以筆墨的精妙作為欣賞和感受的對象。他的筆下的山水和我們眼前的山水有著迥然不同的氣象:
平靜的水、零零散散地落著幾塊枯石。近處的土坡有節(jié)奏地起伏著,幾棵蒼松成蟠虬之勢,依著坡頂疏密有致地生長著,透出一股遒勁和樸拙。中景的山披麻皴法,山頂?shù)牡\頭和山腳下的碎石相呼應著,山與山之間穿插著幾處造型奇崛堅定的石峰,在冽峭中呈現(xiàn)幽靜。山腰處三兩茅舍,平靜而安祥。遠處,有一塊從容不迫的云,穿山而過,留白十分的理性和冷靜。遠山依然峻峭,依然是披麻礬頭,更遠處,幾抹淡墨把我們的視線引向曠遠……
沒有熙熙攘攘的世間,這是一個寧靜得幾乎近于蕭遠荒寂的世界。我們可以被親切而生動的自然山水感動,也可以被古人奇幻孤峭的山水感動。自然山水有一種造化與生命的力量,而古人山水則呈現(xiàn)出性靈與文化的情懷。
山水之作為一種具有傳統(tǒng)象征意義的藝術形式,明清時期就已經(jīng)把學習和創(chuàng)作的方法高度程式化了。我們從這些古人的作品認識了他們筆下的山水樹木姿態(tài)和形象,精妙的筆墨構筑理想化的空間和意境,我們透過筆墨的深厚感受山川的蒼茫,透過筆墨的秀潤來體驗山川的絢麗,透過筆墨的清朗來領悟山水的幽遠。
然而,此情此景,古人亦絕非全然臆造。當我們從書齋畫室重新走向自然并發(fā)現(xiàn)其中關聯(lián)的時候,會一次又一次地被感動。我們全因為在某一處風景中看到了范寬,李成,看到了黃公望和倪云林而感到萬分的興奮和驚喜。董其昌雖然崇尚筆墨,但也知道“困坐斗室,無驚心動魄之觀,安能與古人抗衡也”,在對自然的體察中來領會古代山水畫所彰顯的中國山水精神,閱讀古代畫家心中的山水自然,尋找古人山水和自然山水的神韻交合之處,這是我們要出去寫生的第二個理由。
在動筆之前,動心。
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對山水的熱愛不僅是因為我們置身于美麗的風景之中。而對眼前的雄渾的奇異山峰,姿態(tài)生動的樹木,苔徑露水,怪石祥煙,飛瀑流泉這些絕佳的入畫情景,除了深深地沉溺欣賞和發(fā)自內心的感嘆,我們還會有非畫不可的沖動。我們在古人那里學習到如何用筆墨的方法來表現(xiàn)山石樹木,寫生就必然地成為我們把山川樹木的自然情節(jié)轉換為筆墨情節(jié)的一個重要過程了。
當然,我們會發(fā)現(xiàn)自然山水的許多微妙細節(jié)比古人的筆墨有一種更為親近的豐富和真實。在寫生中,我們會更加樂意把古人筆墨中高度程式化的形態(tài)進行情節(jié)的還原,并在這一過程中來理解感受傳統(tǒng)筆墨中造形與用筆的形式認識,這對于我們在寫生作品中充實技法表現(xiàn)的能力,尋找自己可以掌握和應用的筆墨方式,建立把古法轉換為從對象形質特點出發(fā)的新畫法、新方式,必要而且十分有效。
“畫家當以古人為師,尤當以天地為師!惫湃朔e累如此長久的筆墨程式,此刻由我們手中的筆與天地自然相會,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這是出去寫生的第三個理由。
回到春天的微風里。空氣新鮮,陽光美麗。平時,我們似乎沒有時間來注視天空,原來,天空可以這樣的藍。
我又想到了漸江、梅清。他們作品中的那份孤寂和清逸無疑來自與昔日黃山的對話和心靈感應。他們用于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那一份深沉、寂寥的境界來安頓清凈高遠的心靈,蘊藉內斂的生命,并以虛實簡樸的筆墨把這個情感從容不迫地呈現(xiàn)。對自然與對內心真實的充分尊重創(chuàng)作了偉大的作品,在這樣的作品面前,你可以凝神滌心,在煩囂的世界里獲得一份心靈的寧靜。是寫生,也是寫心。
竹子和芭蕉依然在輕輕地搖曳著。面對生動而親切的風景,留在畫面上的每一筆都充滿活力,飽含著周圍的空氣和陽光。雜草,殘枝,落花,敗葉。植物的芳香,神秘的光影,這些活的生命隨著我們的心情在畫面上行走,我們在感受和贊美大自然的同時也把我們的心輕輕地放到大自然里面去了。寫生,讓我們得以在我們的內心與大自然不期而遇的那一刻,有了一種最為真切和真實的表達。
到山邊的田野里去寫生吧。只為畫下春天的微風、青青的竹林和綠色的山坡,畫下滿樹的繁花,畫下樹邊的小草和水里的浮蓮。這是讓我們內心平靜下來的最好方式。它會讓你有所相遇,有所感動,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托付。
我很慶幸自己是一個山水畫家,也很慶幸在生活里還能有這樣一種狀態(tài)和方式。我認為這是需要出去寫生的最重要一個理由。(中國山水畫藝術網(wǎng)編輯)
中國山水畫藝術網(wǎng)聲明:中國山水畫藝術網(wǎng)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瀏覽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和本網(wǎng)站無任何關聯(lián)。本網(wǎng)發(fā)布的訊息您如發(fā)現(xiàn)侵犯您的著作權,請及時和我網(wǎng)聯(lián)系,在提交相關證明文件后,我網(wǎng)會選擇刪除。如您想轉載本條信息到手機微信或微博,請在網(wǎng)頁下端左側點擊“分享到”自助轉發(fā),或關注本網(wǎng)微信公眾號zgsshy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