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印花稅票 資料圖片
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國家稅務總局發(fā)行了兩套新印花稅票,名稱分別是《牡丹呈祥》和《中國古代圣賢故事》,每套均為9枚。其中《中國古代圣賢故事》是我國當代著名學者、書畫家、詩人范曾的作品,而《牡丹呈祥》則是嶺南畫派十大名家之一周彥生的力作。印花稅票同當今的郵票一樣,也有小版張、小全張和小本票。
近年來,隨著后繼各種特種稅票的相繼面世,稅票收藏群體正在逐年擴大。
什么是印花稅票呢?它是由稅務部門印制和發(fā)售的一種印花稅完稅憑證。由于印花稅有一定的面值,其形式與郵票非常接近,加之在特殊時期往往會有郵票與印花稅票通用的現(xiàn)象,因此收藏界常將兩者稱之為“姐妹花”。
1991年國際集郵聯(lián)合會決定,將印花稅票視為郵票的一個分支,由此,印花稅票終于有了用武之地。
絕大多數(shù)印花稅票的外觀與郵票十分接近,區(qū)別在于印花稅票的發(fā)行部門是國家稅務部門,其種類遠比郵票少,面值較高。
由于特種印花稅票的出現(xiàn),使得過去被收藏者看淡的這一板塊獲得了新的生命力。從市場價格看,雖然新品種在消化階段的升值效應并不明顯,但是清代、民國時期和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印花稅票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非常好的前景。如2009年11月10日中國嘉德拍出的一件清代紐約版印花稅票(3枚,全橫四連)成交價為4256元;1950年發(fā)行的《旗球圖》(5枚一套,新疆版)目前揚升到200多元;1949年發(fā)行的6枚成套《耕牛圖》(宜昌版)價格在2004年底就高達6000元。
根據(jù)當前的印花稅票市場情況分析,早期印花稅票已經(jīng)難見真容,國家稅務總局從2001年開始發(fā)行的特種印花稅票的特殊版式是潛力板塊,還不妨關心新中國成立后的印花稅票,尤其是價格在200元以下的成套品種更需要重點關注。
[聲明]:以上內(nèi)容只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并不代表“中國山水畫藝術網(wǎng)”的價值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