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方《家鄉(xiāng)回望》系列連載
前言
對于那些客居異地的游子來說,家鄉(xiāng)的記憶永遠是美好的。
很早就想把對家鄉(xiāng)的情感,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但一直沒有找尋到適合的切入點。日前回鄉(xiāng)歸省,家鄉(xiāng)的風物依舊,只是諸多故人業(yè)已隨風逝去。矗立風中良久,回望依稀熟悉的生養(yǎng)之地,幼時諸多記憶涌上心頭?吹揭粡垙埶圃嘧R卻又陌生的面龐,恍然間,方知幼時的自我已消逝在歲月的浮沉之中。
歸而思之,油生一種莫名之沖動。研墨提筆,揮灑間家鄉(xiāng)已躍然紙上。雖和當下風物異然,但歷經(jīng)數(shù)十年風霜,卻也瀝盡浮華,留存的只有美好映像。粗畫陋文,僅是一種感懷之意。亦是了卻余多年夙愿爾。(劉東方丙申春月于黃山)
劉東方國畫作品:家鄉(xiāng)回望之菜園小記
家鄉(xiāng)回望之《菜園小記》
(劉東方)
小時候,我住在外婆家,外公在靠近村子的地方開辟了一個菜園,約有三分地左右,那里亦是我兒時的樂園。
外公沒什么文化,但算得上是種菜的好手,不大的菜園里讓其打理的井井有條。記得小時候,家里的時令蔬菜是不會短缺的,每個品種都種的不多,但品種倒也齊全。外公時常從自家的菜園里弄些時令蔬菜來下酒,在酒后經(jīng)常敘述他在馮玉祥部隊里當兵的一些趣聞。當然,他和侵華日軍干過仗,一直是他逢酒必說的“下酒菜”。
菜園里打有一眼土井,為防止井口塌陷,外公用磚塊整齊地將井口部位排砌起來,井口上方安裝一架汲水用的轆轤,圍繞整齊的井繩下拴著一只木質(zhì)水筲(音shāo 木質(zhì)水桶),水筲的一側還用繩子拴著一塊碩大的砂姜(一種鈣化后外形類似生姜的東東)。每當下晚的時候,外公就喊上我去菜園里給蔬菜澆水。外公用轆轤汲水的姿勢那時看來是很“優(yōu)美”的,咕嚕嚕從井口放下水筲,稍作停留,外公就吱呀呀搖動轆轤柄,一桶清澈的井水轉眼就被提了上來,轉而倒進用塑料紙搭就的送水池中,水順著預先挖好的溝道,流淌到需要灌溉的菜壟里。
我每次都是負責“看水”的,當流來的水快要到菜壟盡頭的時候就喊一嗓子,然后就扒開另一壟的封土,將水引到其他需要灌溉的菜壟里。小憩的時候,外公就會到菜園里找一條黃瓜或兩個微紅的西紅柿給我,作為勞動的獎勵,這便是我最開心的時刻了。
由于那時候農(nóng)村里的生活水平還是很差的,菜園里小偷小摸的事件時有發(fā)生,于是外公決定晚上要去看菜園。家里有一個小木床,外公找來細竹片,弧形綁在木床上方,然后蓋上塑料布,一個即防雨又防風的床就打造完畢了。我和外公把床抬到菜地中央位置,吃過晚飯,我就隨外公一同去菜園看菜。
外公晚上瞌睡少,我睡到半夜醒來,經(jīng)常看到外公依靠在床外側吧嗒吧嗒地抽旱煙。見我醒來,就問我:咱們弄個西瓜吃吃再睡怎樣?我登時來了精神,睡意全無。于是外公就走到西瓜壟里,悉悉索索好一頓擺弄,最終抱來了一個西瓜,一拳打開,呼哧呼哧,不一會就剩一地西瓜皮了。
每當逢集的時候,外公便會選些蔬菜去集市上出售,每次回來外公總會帶些花生、糖豆之類的給我。所以每當外公趕集賣菜的日子,我總是會到村口看上十幾回,吃貨的嘴臉可見一斑。
冬天來臨時,白菜和辣蘿卜是吃不完的,外公會拉上板車到很遠的集市上去賣,他會“連哄帶騙”地帶上我去幫他推板車,十幾里路走下來,腿疼的不行。外公便會說:等到集上咱賣大燒餅,賣完菜我讓你坐板車回家。于是乎,我又會“振作”起來,F(xiàn)在想起來,坐著板車,啃著燒餅,也是一幅美好的圖畫。
后來,農(nóng)村作興蔬菜大棚了,外公種菜的老技術已趕不上潮流,逐漸被“淘汰”出局了,加上我也已考到鎮(zhèn)上的中學去讀書,家中的菜園也漸漸萎縮,最終退出了“歷史舞臺”。ㄖ袊剿嬎囆g網(wǎng)編輯)
作者簡介
劉東方(又名劉賓),畫家。安徽太和縣人,漢族。1972年出生,現(xiàn)居黃山。中國山水畫藝術網(wǎng)總編輯,黃山東方書畫院院長,四川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
中國山水畫藝術網(wǎng)聲明:中國山水畫藝術網(wǎng)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nèi)容僅供瀏覽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和本網(wǎng)站無任何關聯(lián)。本網(wǎng)發(fā)布的訊息您如發(fā)現(xiàn)侵犯您的著作權,請及時和我網(wǎng)聯(lián)系,在提交相關證明文件后,我網(wǎng)會選擇刪除。如您想轉載本條信息到手機微信或微博,請在網(wǎng)頁下端左側點擊“分享到”自助轉發(fā),或關注本網(wǎng)微信公眾號zgsshy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