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英 赤壁圖 手卷(2007年嘉德7952萬元成交)
仇英(約1509-1552年)是明代著名畫家,與沈周、文徵明、唐寅合稱“吳門四家”。仇英一生只短短40余年。他早年為漆工,兼為人彩繪棟宇,后徒而業(yè)畫,曾拜周巨門下學畫,后又得到文徵明的指點。他初學繪畫從臨摹古跡著手,先后與陳官、項元汴等大收藏家交往,館食其家,大開眼界,并臨摹了大量歷代名跡,繪事益進。
繪畫才能過人
與吳門沈周、文徵明、唐寅相比,仇英沒有詩文的才能,也沒有深厚的書法功力,但卻能躋身于吳門四大家之列,實在是仇英天賦很高,繪畫勤奮,作品太出色。尤其是細致工巧方面,古往今來,少有人與之匹敵。在繪畫上,仇英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十分認真,一絲不茍,每幅畫都是嚴謹周密,刻畫入微,創(chuàng)作了不少優(yōu)秀作品。仇英從一個低微的畫工躋身于明四家之列,實為世所罕見。若不是英年早逝,仇英的繪畫藝術還會再創(chuàng)輝煌,并讓后人驚嘆不已。
仇英擅長人物、山水、花鳥、樓閣界畫,尤長于臨摹,他功力精湛,落筆能亂真。畫法主要師承趙伯駒和南宋“院本”,以工筆重彩為主。青綠山水和人物故事畫是仇英的拿手好戲,他的作品形象精確、工細雅秀,色彩鮮艷、具有文人畫的筆致墨韻。他的仕女畫吸收南宋畫家馬和之和元人技法,筆力剛健,尤善于用粗細不同的筆法表現(xiàn)不同的對象,或圓轉流暢,或頓挫勁利,既長設色,又善白描,人物造型準確,形象秀美,線條流暢,對后人有很大影響。仇英也作花鳥作品,與山水、人物一樣,屬雙勾填色的,可惜流傳至今真跡絕少,故宮收有一片雙鉤蘭花散頁,幾乎成為孤本。張丑在《清河書畫舫》中評價說:仇英畫“山石師王維,林木師李成,人物師吳元瑜,設色師趙伯駒,資諸家之長而渾合之,種種臻妙!倍洳齽t是給予很高的評價,在題《仙弈圖》謂:“仇英父是趙伯駒的后身,即文、沈亦未盡其法”。臺北《畫禪室隨筆》還記錄董其昌的話:“李昭道一派,為趙伯駒、趙伯骕,精工之極,又有士氣,后來仿之者,得其工不能得其雅,若元之丁野夫、錢舜舉是已。蓋五百年而有仇實父。在昔文太史極其推服,太史于此一家畫,不能不遜于仇氏”,董其昌給仇英以充分肯定。
仇英生前繪畫相當勤奮,留下了不少作品。主要作品有天津博物館藏的《桃源仙境圖》;故宮博物院藏的《秋江待渡圖》、《桐蔭清話圖》,上海博物館藏的《劍閣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的《人物山水》10開冊等。臺北“故宮博物院”有各式仇英作品達百幅之多,不過,據(jù)臺北故宮博物院專家研究,其中真跡不過10件。
市場價格堅挺
在藝術市場上,仇英的畫歷來是熱門的品種,他在世時就對當時的書畫市場有相當?shù)挠绊懀弦粠е詹丶谊惞、周鳳來、項元汴等常年累月地將他請到家中,以上賓對待,做畫亦不相逼促,畫成后往往給予豐厚酬金。據(jù)悉,僅《子虛上林圖》一幅,周鳳來就奉贈酬銀一千兩。他作的《漢宮春曉圖》,卷后題記稱“值價二百金”,這一價格遠遠超過項元汴收購的其它宋元名跡。據(jù)項元汴的記錄,他收購的宋代趙孟堅《墨蘭圖》卷,原價“銀120兩”;元錢選《山居圖》卷,“值30金”;文徵明《袁安臥雪圖》卷,“原價16兩金”;唐伯虎《嵩山十景冊》,“原值24金”。這些價格都與仇英作品價格相差甚遠。民國時期,仇英作品價格也是相當?shù)恼滟F,書畫家、鑒藏家吳湖帆買元人張中精的《芙蓉雙鷺圖》只花了800元,而當時有藏家購買仇英的《人物故事圖冊》卻花5千銀元,兩者落差之大可想而知。由于仇英的作品雅俗共賞,銷路好,價格高,明代的蘇州和揚州地區(qū)民間臨摹仇英之風就很盛。所以,市場上仇英的贗品相當多,不過只要是畫得精到,仍會受到一些藏家的青睞,至于精品更是可遇不可求。
1988年紐約市場上出現(xiàn)過仇英的一幅《漢宮圖》,結果被拍至1.76萬美元。1989年紐約佳士得推出了仇英的《秋山行旅圖》以15.4萬美元成交,1995年香港佳士得推出了仇英的力作《秋原游騎》設色紙本手卷,為清宮珍藏之畫作,有乾隆、嘉慶、宣統(tǒng)的御印,畫中人物坐騎栩栩如生,筆墨設色精工妍麗。估價50萬至60萬港元,成交價為84.5萬港元。1996年香港佳士得又提供了一件仇英所繪《蘭亭圖》、文徵明書《蘭亭序》的金箋折扇,為扇子中難得一見的精品,估價35萬至40萬港元,結果以73.5萬港元成交。
近幾年,大陸市場也出現(xiàn)不少仇英的作品,但大多為贗品。2005年,東方國際拍賣公司春季金融與收藏拍賣會上,仇英創(chuàng)作的《春苑行樂圖》巨型十二屏繪畫格外引人注目。這件作品是日本回流的,有12屏,高近2米,每屏寬半米左右,描繪了一個龐大的明代宮廷侍女生活場面,雖然經(jīng)歷數(shù)百年歲月,但基本保存完好。這套《春苑行樂圖》共畫仕女兒童119人,情節(jié)生動,人物衣飾、建筑及宮室器物描摹精細,時代特征顯著。著名書畫鑒定家徐邦達為這幅十二屏題了跋,跋文中寫到:“此十二屏侍女人物圖軸,系仇十洲中年之精品佳作,為海內(nèi)外所少見也。己卯年吳邦達拜題于北京!痹摪衔膶@幅《春苑行樂圖》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這幅《春苑行樂圖》原本是京城某世家舊藏,后因家世衰敗,不得已出售以求果腹,被日本一位收藏家以重金購得,此后便淪落東瀛。當這件珍品上拍時,各路買家你爭我奪,互不相讓,最后被一買家僅以231萬元收入囊中。
2006年北京中鴻信推出了仇英的《人物閣樓圖》立軸,結果被拍至1650萬元,為仇英作品新高。同年,他的《西園雅集圖》成扇在佳士得拍賣會上獲價50.88萬元。2007年在上海崇源和上海工美聯(lián)合舉辦的拍賣會上,《上林圖》手卷以968萬元拍出。從中可以看出,市場上只要有可靠的精品露面,價格往往很高。
需要指出的是,自明代以來,靠仇英吃飯的畫家多如牛毛,致使市場上仇英的贗品泛濫成災,但是一些老沖頭在市場上很受歡迎,如2005年榮寶拍賣會仇英(傳)《山水人物》手卷獲價110萬元;2006年佳士得推出的仇英(傳)的《漢宮春曉圖》手卷獲價50.88萬元;2007年嘉德拍賣會上仇英(款)《湖山春曉圖》手卷獲價67.2萬元。這說明好的贗品也有善價。對藏家來說,能收藏到仇英的作品往往意味著品位,因為他的作品真跡少,精品多。據(jù)嘉德透露,2007年中國嘉德覓到了仇英的精心之作《赤壁圖》,這件曾被乾隆皇帝收藏,辛亥革命后溥儀攜帶出宮而流落民間達80余年,屬于國寶級的珍品,此件國寶經(jīng)各路機構和大藏家的激烈爭奪,以7952萬元的天價成交,創(chuàng)當時中國古代書畫的拍賣紀錄。2009年在香港長風拍賣會上,仇英《文姬歸漢圖》手卷為王季遷舊藏,結果上拍以1.02億港元成交。2011年北京榮寶推出仇英《西園雅集圖》扇面,以1344萬元成交。近幾年,仇英的作品在市場上很少,若有精品露面,價格有望繼續(xù)沖擊億元,所以,后市仇英作品值得大藏家、大機構的關注。(中國山水畫藝術網(wǎng)編輯)
中國山水畫藝術網(wǎng)聲明:中國山水畫藝術網(wǎng)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nèi)容僅供瀏覽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和本網(wǎng)站無任何關聯(lián)。本網(wǎng)發(fā)布的訊息您如發(fā)現(xiàn)侵犯您的著作權,請及時和我網(wǎng)聯(lián)系,在提交相關證明文件后,我網(wǎng)會選擇刪除。如您想轉載本條信息到手機微信或微博,請在網(wǎng)頁下端左側點擊“分享到”自助轉發(fā),或關注本網(wǎng)微信公眾號zgsshy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