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今年春天比往年回暖得晚一些,但中國藝術品市場卻早已春意盎然。
不久前,中國嘉德四季第21期拍賣會總成交額突破2億元大關,以2.62億元收槌。據(jù)嘉德人士透露,往年四季拍賣會的最好成績也就1.78億元,本次拍賣會比歷史最高紀錄還要高出近1億元。隨著中國經(jīng)濟復蘇,拍賣界人士預測,今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還會有更加出色的表現(xiàn)。
積極入場
據(jù)記者了解,由于投資者擔心通脹,拍賣會競拍藝術品熱情很高,成交量、成交價格也急劇上升,其中頂級的書畫、瓷器等藝術品一馬當先。
據(jù)拍賣業(yè)人士介紹,不少投資者購買藝術品就是為了抵御可能到來的通脹。2010年,藝術品拍賣市場再度延續(xù)此熱情。剛剛落槌的小型春季拍賣會中,北京榮寶藝術品拍賣會以4240萬元成交,而南京經(jīng)典2010中國書畫迎春拍賣會以2452萬元成交。
而在藝術品拍賣中,中國書畫、瓷器工藝品以及古籍善本三個門類都創(chuàng)出歷史新高。尤其是中國書畫,表現(xiàn)驚人。據(jù)了解,古代書畫部分,成交率高達100%,無一件流拍。在中國嘉德四季第21期拍賣會上,朱耷的《蒼鷹圖》以313.6萬元人民幣奪魁,而張大千的荷塘大作《憶江南》,經(jīng)過近50輪激烈叫價,以接近估價10倍的價格229.6萬元成交。
能抗“通脹”
通脹預期下,誰能防止口袋縮水?藝術品當仁不讓。
記者了解到,1948年,張大千在上海辦展,99幅作品中,《宋人山寺圖》開價最高,是其他作品的十倍,某藏家以4根500克的金條買走。61年后,在2009年北京匡時拍賣會上,這幅《宋人山寺圖》的成交價高達1366萬元。大家都知道,黃金抗通脹,然而即便按今天的金價算,4根500克的金條也才不到50萬元。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分析中國現(xiàn)當代優(yōu)秀國畫、油畫藝術家近十年的拍賣市場走勢,無一例外是一條逐級向上的曲線。
不過,投資者要注意的是,藝術品市場同樣有風險。首先,藝術品投資不能像股票一樣,每天有進出,并及時變現(xiàn)。如果短線操作藝術品投資,很有可能會虧損。比如,當年,羅中立的《陽光女孩》拍出了55萬元,兩年后上拍場拍出了98萬元,三年后再度拍出,成交價僅為110萬元。換句話說,短線運作的結(jié)果是:扣除來回手續(xù)費,不但沒掙到錢,還微有虧損。業(yè)內(nèi)人士認為,藝術品的投資期限應該在5到10年以上。
此外,投資者還需警惕藝術品市場上的“通脹”,有的藏品經(jīng)過極度炒作,價格已超出理性,存在很大的泡沫。比如紅木,業(yè)內(nèi)人士普遍認為目前價位已存在一定泡沫。而從近期藝術品拍賣行情看,中國古代書畫和近現(xiàn)代名家書畫久經(jīng)市場反復驗證,屬于抗跌品種,投資者可關注。(潘潔)
[聲明]:以上內(nèi)容只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并不代表“中國山水畫藝術網(wǎng)”的價值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