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新綠 張建文
近取其質而妍 遠取其勢而神 ——張建文山水作品賞析
文/程忠信
書畫批評中有所謂“匠氣”一詞,匠氣者,言作品技法嫻熟而內涵不足者也。匠氣乃與文氣相對而言,可謂“以形寫形”,乃“以形寫神”之對立物,貶義矣。然筆者以為,藝術非經過匠氣之階段而不能達到精致也。鄒一桂云“未有形缺而神全者”,沈宗騫亦云“形得而神自來矣”,當為形神至論。要之,以“以形寫神”、“形神兼?zhèn)洹睘橹細w之中國畫藝術,欲達到寫神之高度,必經過寫形之階段,舍此并無捷徑。
張建文,超越“匠氣”階段之成熟畫家者也。
張建文作品有一特出之處焉,其豎幅作品多用筆工致細膩,而其橫幅作品與斗方小品用筆則相對疏曠率意。唐岱云:“看山者,以近看取其質,以遠看取其勢!币虼,余意張建文之作品,大概豎幅多為近看取其質而作,橫幅與斗方乃為遠看取其勢而為乎?再審視,其豎幅作品,斧劈皴、馬牙皴、刮鐵皴、折帶皴兼用,筆法剛健,盡顯北方山水之崚嶒嶙峋之態(tài)!洞貉、《山靜日長》、《溪山清秋圖》、《丹崖初秋》諸作為其代表。寫形至此,可謂技法嫻熟矣。其橫幅及斗方作品,以染為主,偶用亂柴皴,不見山石之肌理,獨見山石之概貌,而山之奔突之勢躍然紙上矣。此即王時敏所謂“皴未足,重染以發(fā)其華;皴已足,輕染以生其韻”者也。《山水清音》、《云山浩渺圖》、《深山藏古寺》、《蜀山道中》、《秋山楓樹圖》為其代表。寫形如此,可謂得意而忘形。豎幅與橫幅,一近看,一遠觀,一取其質,一寫其勢,取其質者顯其山石肌理妍麗清靜之態(tài),寫其勢者呈其山川趨向蒼莽律動之情,一態(tài)一情,一靜一動,皆山水之生命也,亦即山水之靈魂神韻也。一言以蔽之曰,進乎技矣! 寫神之論,不獨謂人物畫者,花鳥、山水亦有神耳。故山水畫亦須以形寫神也。于此,張建文有所得焉。張建文遠師清四王等古代大家,近師當代龍瑞、張桐瑀諸師,“寓法度于縱放之中,得奇趣于筆墨之外”,多有創(chuàng)建。沈宗騫云:“蓋用筆之法,莫難于石,亦莫備于石。能于石法精明,一切之物,推而致之裕如矣。”張建文于石法精明者也,其所畫一切之物,則可推而致之矣。
張建文,新晉中國美協(xié)會員;張建文之畫,正由晉中走向京師乃至全國也!澳钋奥窡o知己,天下誰人不知君!蔽易F湟宦犯吒杳瓦M歟!
張建文。1973年生于平遙,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當代新水墨畫院常務副院長,《藝海藏珍》雜志社美術主編,文化部“金葵花”國畫中國大型社會公益活動藝委會主任,首席主創(chuàng)畫家,山西省中國畫學會理事,平遙青年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平遙美術館館長。
先后畢業(yè)于陽泉市工業(yè)學校工藝美術專業(yè),山西師范大學美術教育專業(yè),山西大學美術學院國畫系,2009至2011年就讀于中國國家畫院龍瑞山水畫精英班。
入展及獲獎:
2014年獲得由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主辦的泰山之尊全國中國畫水彩畫展優(yōu)秀獎。
2014年獲得由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主辦的塞上明珠,美麗寧夏全國第八屆西部大地情中國畫油畫作品展優(yōu)秀獎。
2013年入選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主辦的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并獲優(yōu)秀獎。
2013年入選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主辦的墨韻嶺南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12年入選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舉辦的全國中國工筆畫展。
2012年入選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舉辦的畫說武當全國山水畫展。
2012年入選荊浩杯中國畫雙年展。
2011年元月中國宋莊正本清源貼近文脈全國名家作品邀請展。
2010年元月【盛世丹青】中國國家畫院山水畫學術邀請展。
2010年. 國家畫院美術館中國畫作品展
2010年. 桃花雅集第一回全國名家小品邀請展。
2009年. “山西民居”水墨作品邀請展。
2009年. 第15屆山西省美術作品大展。
2008年. 山西省“水墨新象”中國畫大賽金獎。
2008年. 山西省第二屆山水畫大展。
2007年. 首屆【國畫家】水墨小品邀請展。
2005年. 中國山水畫新人新作展。2004年.中國赴加拿大兩國美術交流展。
2003年. 山西省首屆山水畫大展。
2001年. “和諧盛世”全國書畫大賽三等獎
2000年. “玄中杯”全國書畫大賽二等獎。
1999年. “世紀之星”全國美術作品展。
1994年. 入選全國“群星獎”書畫類。
1994年. “葉圣陶”杯全國書畫大賽二等獎。
1993年. 入選“黃河杯”全國山水畫大展。
1992年. 入選首屆全國體育美展。
宣傳出版:
作品散見于美術報等國內各種專業(yè)雜志,報刊等。出版有《國畫家》特別推薦--張建文山水畫專輯。(中國山水畫藝術網(wǎng)編輯)
張建文山水作品
中國山水畫藝術網(wǎng)聲明:中國山水畫藝術網(wǎng)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瀏覽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和本網(wǎng)站無任何關聯(lián)。本網(wǎng)發(fā)布的訊息您如發(fā)現(xiàn)侵犯您的著作權,請及時和我網(wǎng)聯(lián)系,在提交相關證明文件后,我網(wǎng)會選擇刪除。如您想轉載本條信息到手機微信或微博,請在網(wǎng)頁下端左側點擊“分享到”自助轉發(fā),或關注本網(wǎng)微信公眾號zgsshy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