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無曲 圖
編者按:書畫既是家族傳承的物質財富,更是優(yōu)質精神財富,書畫深厚、高雅的人文內涵與精神,將澤被后人,讓后人的精神與品質濡染的更加儒雅高貴!
在中國人的傳統(tǒng)思想中,給孩子留一筆資產的想法是根深蒂固的。每一個做父母的,不管家庭狀況如何,都想對得起自己的子女,讓孩子以后擁有一筆財富,希望孩子們離開自己的庇佑后能經得起風雨,保障他們過著幸福美滿安康的日子。特別是富裕的家庭,這種觀念更加嚴重,這種思想一輩一輩,周而復始,世代相傳。
父母好像為哺育孩子才來到世間,是為后代的幸;钤谑郎,一輩子都是做著孩子打工仔的角色,貢獻自己的一生,即使自己在老弱不為丶風蝕殘年的情況下,心中也在惦記著給孩子留些什么來保障他們以后生活更美好。中國一代一代的父母真的既偉大而又可憐。
直至現在,家庭傳世收藏延續(xù)一千多年。國家昌盛經濟繁榮,國民生活大幅度提高,也繁衍了大量資本雄厚的家庭,這種觀念在他們心中更加強烈。一是想在當前自已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投資收藏,好給孩子留下一堆寶物,供他們今生享用,保障孩子生活美滿幸福,即使在他人生遇到困難的時候,也能對他們有所幫助,度難解危;二是擔心自己資本將來出現不測,留一批“寶貝”備急之用,
劉知白 圖
給家庭今后生活也留個“底氣!
在一代一代的中國傳統(tǒng)收藏中,因中國人具有深厚的文化情節(jié),藝術品成為收藏的首選目標,特別是書法和繪畫作品,因觀賞性強,品格風雅,能夠陶冶情操修身養(yǎng)性,以及具有傳世資本價值的長久性倍受青睞。宋元至今,追求書法繪畫藝術品收藏的人越來越多,時至今日,時代的進步和發(fā)展,書畫藝術品已從歷代的王公貴族丶官宦名流丶文人墨客家的專享藏賞之物,進入到現在的普通人家。
宋元明清時期玩收藏的人是以名人字畫為主,而那個時候的收藏家有著很高的文化修養(yǎng)和藝術造詣。在每個朝代的各個時期,雖然也多災多難,經濟環(huán)境和各方面的條件與現在無可比性,但傳承藝術收藏的一些家族,竟在二三百年家族能不倒,中間雖有危難,但幾幅名人字畫就會化險為夷,度難解憂。
尤無曲 圖
在日本和西方一些國家,也特別講究家族式的傳承收藏,而且藝術品視角遍布世界各地,他們特別講究作品的傳世意義,也為了達到傳世的意義和規(guī)避風險,他們在選擇畫家上十分嚴謹,認真評判書畫家的藝術水準,在投資收藏方式上,他們特別講究“爺爺買,孫子賣”這種隔代賣的收藏投資理念和方式,而且這種隔代賣的時間差正好體現出爺爺那個時期的作品,到孫子輩時正好上升到一個良好價位。他們每年賣一兩幅爺爺買的作品,然后,再用此款收一批當代優(yōu)秀藝術家作品收藏流傳。如果按我年齡算起,我現在賣得作品應該是我爺爺同期的藝術家作品,也就是齊白石到李可染這一年齡段限的畫家。就這樣,家族良性的傳承藝術品投資收藏,使藝術品成為家庭最優(yōu)質的傳世財富。
文化藝術品收藏也是傳承家庭文脈的一種優(yōu)質方式。一個家庭沒有文化是很可怕的,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就大打折扣。文脈的延續(xù)對一個家族的品格和思想素質以及文化修養(yǎng)的熏陶極其重要。并且投資收藏的藝術品隨著時間的延續(xù)價值不斷的體現和放大。世界上也只有藝術品的價值具備永久性和很強的價值復活力量,多少戰(zhàn)爭和災難過后,藝術品的價值能再次復活,而其它的一切蕩然無存。
劉知白 圖
歷史就證明了這一點。在中國的歷史上權貴富賈多如牛毛。就拿清朝山西票號銀行來說吧,家家可是富可敵國。那時,這些票號老板們高枕無憂的想,他的財富就是十代八代子孫也用不完,如果有先見之明者告訴這些票號老板們三年之后就會窮家蕩產,就是殺死他他都不會相信;前些年,當代那些有幾十億的超級富豪,十年下來至今已所剩無幾。他們企業(yè)如日中天的時候,你對他說過幾年他就會倒閉破產,他聽了絕對不會相信,過幾年他真倒閉了,他都不知道自己的錢怎么沒的。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一個例子。一位搞企業(yè)的浙江朋友,前些年經常從我和朋友那里拿畫送人,當初他送出去的畫雖沒花多少錢,但目前已增值到兩個億左右,可是現在他的企業(yè)卻面臨倒閉。當初百萬對他都不算錢,現在幾十萬對他都是巨款。假如他還有兩個億的藝術品,不是一個很好的保障嗎,那個時候我讓他自己留一部分收藏起來,他置之不理。
書畫等藝術品的價值久經不衰是它自身的文化藝術價值的體現。別看一幅小小的作品,它是國家文化藝術的傳承元素,它是體現國家民族精神和時代風貌的重要力量,它是宏揚國家文化藝術的中堅。民間傳統(tǒng)文化藝術收藏,最終體現的是國家利益和家庭受益,試想,如果沒有民間收藏,國家的文化藝術不可能良性延續(xù)傳承,歷代的文化藝術珍品就不會保留至今,中國文華就層層斷代。那我們的國家會成什么樣:國家文化無源如人無脈無宗,孤魂野鬼。所以,家庭收藏對家庭對國家意義是重大的,藝術品價值的永久性就體現在這里。(中國山水畫藝術網編輯)
中國山水畫藝術網聲明:中國山水畫藝術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瀏覽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和本網站無任何關聯。本網發(fā)布的訊息您如發(fā)現侵犯您的著作權,請及時和我網聯系,在提交相關證明文件后,我網會選擇刪除。如您想轉載本條信息到手機微信或微博,請在網頁下端左側點擊“分享到”自助轉發(fā),或關注本網微信公眾號zgsshy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