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院60年素描展”當然是必看的,如此系統(tǒng)的素描教學展覽,我此生也只有這一次機會。臨結束的前一天,專程自沈陽趕到央美展廳。兩天里細看兩遍。自己教素描,更愛畫素描,是個梳理自己的認識,全面了解中國當代素描發(fā)展的難得機會。
有4位先生的作品讓我深深地喜歡,久久不愿離去。徐悲鴻、王式廓、陳丹青、朝戈。本來應該是5位,一直很期待看到蔣兆和先生的作品,一幅也沒有,不知何故,在那些陳述教學發(fā)展歷史的文字當中,連大師的名字都沒能出現(xiàn)。我們太缺大師了,真的大師又被漏掉。不解。
徐悲鴻先生是真正的泰斗,我國當代素描教學的奠基者。中國的素描在60年里,沒學徐悲鴻源自法國正宗的歐洲大師路子,也忘了徐悲鴻儒雅平和的中國式高貴品格。徐悲鴻先生在課堂教學中是被忽略的,真成了被掛在嘴上的祖師爺。
王式廓先生是中國的柯勒惠支,鉛筆是被情感驅(qū)動的,感人至深。我在教學中深入地研究過他嗎?
陳丹青的素描不是美院教出來的,完全是一派天賦才能,是自學的野路子,生猛濃郁,反倒有大師氣象。
我在看整個展覽的過程中都還理智平靜,也許,因為我對西藏感情特殊,唯到這里心臟猛烈跳動,畫家的直接、熱忱撲面而來,高超畫技隱于情感后面,畫家和筆下的形象都是活著的生命,康巴漢子自不必說,連小泥房子都像是在“呼吸”。
他說:“現(xiàn)在,我大概畫不出這樣的素描了,它們比油畫正稿更生動,更自然。我終于明白:趁著年輕時代的熱情和敏感,還有部分的無知,是繪畫的最佳狀態(tài)!边@一段,也是整個展覽最有質(zhì)地的文字。
朝戈樸素的畫面凝固、真摯,有抓人的魔力,我的魂兒像是被吸進了那些小紙片,被長久地釘在那里。我參透了他的魔法嗎?
在學院的素描教學中,“透視解剖比例結構質(zhì)感量感虛實光影明暗空間感”一大堆技術關注,拆散了生命中完整直接的美,反而忘了對人的愛。涂調(diào)子麻木了手臂,也麻木了心靈。
應當像徐悲鴻先生那樣:把人當人畫。這才是素描訓練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核心。
[聲明]:以上內(nèi)容只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并不代表“中國山水畫藝術網(wǎng)”的價值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