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看不清楚?請點擊我 :)  會員注冊  
·返回首頁 ·設(shè)為首頁 ·加入收藏 ·關(guān)于我們
中國山水畫藝術(shù)網(wǎng)

2018中國冰雪畫派新疆行系列報道

首   頁 書畫藝術(shù)動態(tài) 歷代山水名家 當代山水名家 網(wǎng)站推薦畫家 實力派畫家推薦 理論之窗
各地美協(xié)組織 展銷大廳 書畫定制 國畫山水流派 藝海趣聞軼事 書畫收藏指南 合作交流
      當代山水畫名家
白雪石 傅家寶 郭公達
劉繼潮 章 飚 裴家同
朱松發(fā) 朱修立 陳玉峰
張自生 朱 冰 張衛(wèi)平
  更多
      歷代山水畫名家
展子虔 李思訓(xùn) 李昭道
王 維 關(guān) 仝 荊 浩
巨 然 郭 熙 李 成
米 芾 王希孟 張擇端
范 寬 馬 遠 夏 圭
李 唐 劉松年 王 蒙
倪 瓚 趙孟頫 黃公望
仇英 查士標 唐 寅
文徵明 董其昌 朱耷
龔賢 梅清 石 濤
王 翚 王時敏 吳石仙
蕭云從 王原祁 吳 歷
  更多
      書畫收藏指南
2009年中國當代著名書畫家作品市場價格狀況統(tǒng)計
教你如何欣賞國畫
教你如何收藏國畫和鑒別真?zhèn)?/A>
書畫的鑒賞、保養(yǎng)與收藏
書畫的鑒賞、保養(yǎng)與收藏
懸掛字畫的竅門
如何保存收藏的字畫
書畫收藏家成長秘笈:三大基本功七項注意
投資書畫“四字方針”
當代書畫收藏進階
書畫收藏五忌
字畫收藏小知識
怎樣選擇書畫收藏品
收藏名家書畫應(yīng)注意的幾個問題
收藏“四忌”
收藏中國書畫最好不裝裱 畫心保存有利長期保護
文房用品的品位身價
平民收藏如何撿漏
提高鑒賞能力 藝術(shù)品投資:長假修煉內(nèi)功好時機
非理性投機都會失敗 藝術(shù)市場絕非股票市場
北強南弱 藝術(shù)品市場區(qū)分南北值得商榷
贗品書畫并非全是“劣品”
宋元書畫為何屢以天價成交?
小印章有大乾坤:如何判斷一枚印章的價值?
藝術(shù)品秋拍3看門道 書畫投資:細節(jié)決定成敗
市場亮點:大名家女性題材畫是收藏上好之選
藝術(shù)要與聰明的錢結(jié)合?
粉彩瓷板作品《黃山四千仞》拍出680萬元高價
民企進入藝術(shù)品市場最盼資金安全
郭慶祥談清代皇家宮廷藝術(shù)收藏品
圓明園海外尋寶 大英博物館擔心中國追討文物
騙子模仿書畫家范曾聲音 賣假“奇石”等行騙
藝術(shù)品秋拍3看門道 書畫投資:細節(jié)決定成敗
萬達10年:斥巨資收藏名畫期待豐厚回報
今日中國藝術(shù)市場當真回暖了嗎?
中國藝術(shù)拍賣企業(yè)距離“壟斷寡頭”有多遠?
  更多
      各地美協(xié)組織
安徽省淮北市巾幗畫會
安徽省宿州市美術(shù)家協(xié)會
安徽省宿州市青年書畫家協(xié)會
安徽省蕪湖市美術(shù)家協(xié)會
安徽省宣城市美術(shù)家協(xié)會
安徽省池州市青年美協(xié)會員名單
安徽省池州市美術(shù)家協(xié)會
河南省周口市美術(shù)家協(xié)會
河南省漯河市工藝美術(shù)家協(xié)會
河南省新鄉(xiāng)市美術(shù)家協(xié)會
浙江省金華市美術(shù)家協(xié)會工作會議磐安召開
山東省五蓮縣美術(shù)家協(xié)會
  更多
 
    揭秘民國年間的譚敬書畫造假團伙
揭秘民國年間的譚敬書畫造假團伙
作者:admin   文章來源:人民政協(xié)報   加入時間2014-8-14 9:31:07

   

揭秘民國年間的譚敬書畫造假團伙

元趙孟頫《雙松平遠圖》卷(局部)

  1947年端午節(jié)前夕,當時的上海收藏界翹楚譚敬找到了造假名手湯安,請其為自己收藏的元代趙孟頫《雙松平遠圖》復(fù)制副本,倆人一拍即合,于是譚敬提供場地——一處位于上海祈齊路(今岳陽路)175弄2號的舊式花園洋房,并由湯安牽頭,組織了許昭、鄭竹友、胡經(jīng)、王超群等一班人馬,俱是上海最出色的造假高手,開始了近代歷史上最著名的書畫造假活動。(注1)

  造假主謀、收藏家譚敬其人

  譚敬(1911—1991),字和庵(龢盦),齋號區(qū)齋。祖籍廣東開平。他的祖上是著名的廣州十三行之一,主要做海外貿(mào)易,時在清朝。自祖父起定居上海,在上海漢口路小花園附近開設(shè)譚同興營造廠,經(jīng)營數(shù)十年,成為上海灘的富翁。

  譚敬的父親在家排行老三,人稱譚老三,早年留學(xué)英國,與民國著名外交家王寵惠是同學(xué)。1912年1月,王寵惠任南京臨時政府首任外交部總長的時候,譚敬的父親在外交部任主事,英年早逝。譚敬的母親唐佩書,出生富商家庭。唐佩書的哥哥、即譚敬的大舅就是著名的大茶商唐季珊,包銷世界三大紅茶之一的祁門紅茶,也是上海聯(lián)華電影公司的大股東,娶了電影名伶阮玲玉。母親唐佩書對兒子譚敬的教育很重視,聘請嶺南詞人、“近代嶺南六大家”之一的潘飛聲(1858—1934)為家庭教師,教習(xí)譚敬學(xué)詩文。

揭秘民國年間的譚敬書畫造假團伙

譚敬像(1911—1991)

  譚敬于1936年上海復(fù)旦大學(xué)商科畢業(yè),1939美國紐約大學(xué)研究院國際貿(mào)易系畢業(yè);貒螅稳A業(yè)信托公司、華業(yè)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東南信托銀行常務(wù)董事等職。1948年任香港華商總會理事。

  譚敬出生于世代富商家庭,耳聞目染,培養(yǎng)了他出色的經(jīng)商能力,對于商場上的爾虞我詐,早已駕輕就熟。1939年他留學(xué)回國后,長期從事金融和房地產(chǎn)業(yè),生意做得很成功,成為上海灘商界的新銳,至1949年他離開上海去香港為止。

  1939年至1949年,這短短的10年間,譚敬從一位商界新銳一下子成長為上海灘的收藏大家,與龐萊臣、吳湖帆、張珩等老牌收藏名家比肩,收藏了許多歷史名作。這得力于三點:一是由于戰(zhàn)爭不斷,社會動蕩,收藏家為了生計開始不斷出貨;二是譚敬生意順遂,財大氣粗;三是他獲得了近代收藏巨眼張珩先生的大力幫助,為其長眼,并因受了張珩的影響,譚敬的收藏也偏重于宋元字畫。

  張珩(1914-1963),字蔥玉,號希逸,出生于浙江南潯大家。在清朝道光年間,張家是中國的首富。張珩為著名收藏家張石銘之孫,從小耳濡目染,再加上祖父的親自指點,年輕時就有盛名。1934年張珩20歲時,就被故宮博物院聘為鑒定委員。

  張珩的書畫收藏,不僅數(shù)量多,且質(zhì)量精,擁有眾多國寶級文物藏品。比如,他最負盛名的收藏當數(shù)唐代張萱的《唐后行從圖》軸(絹本設(shè)色)、唐代周昉的《戲嬰圖》卷(絹本設(shè)色),以及大宗元人畫件。張萱是盛唐時期的宮廷畫家,擅長人物畫,尤工仕女題材,常以宮廷游宴為題作畫!短坪笮袕膱D》就是皇后宮廷生活的寫照。周昉是唐代最有代表性的人物畫家之一,他畫人物“衣裳勁簡,彩色柔麗”,題材也多表現(xiàn)貴族階層的生活。《戲嬰圖》相傳是清末從皇宮中流出來的,張珩花了重金從北京買來,極為珍愛。

  張珩在16歲的時候,即1930年,繼承了200萬銀元的家產(chǎn),是當時有名的富少。他不光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而且還有個嗜好,就是嗜賭成性。他的許多朋友證實,張珩曾經(jīng)在一個晚上把上海的大世界輸?shù)袅恕堢褡錾,選擇的大多是地產(chǎn)、銀行類的大買賣,可他并不是做生意的料,總是賠本。這樣一來,他的金山銀山崩潰了,于是就不得不賣畫。

  譚敬與張珩都是在上海灘長大的富少,幼年時就彼此相識,及至成人,交往益深。張珩缺錢的時候,常常向譚敬借錢,譚敬自然非常樂意,但條件是要用張珩收藏的古畫做抵押。當張珩還不出錢的時候,張珩收藏的那些名畫就只得歸了譚敬。王季遷回憶說,“不幸的是他(張珩)有個壞的嗜好,他愛賭。他出名的一件事是一個晚上把上海聞名的大世界輸?shù)袅恕K牡禺a(chǎn)有些是輸?shù)袅,有些是銀行買賣不得意,他得賠錢。他聞名的書畫收藏也抵押給了譚敬!(楊凱琳編著《王季遷讀畫筆記》,中華書局2010年12月北京第一版。)譚敬與張珩的交情不淺,甚至到了可以“強奪去”的地步。比如,張珩收藏的元顏輝《鐘馗出獵圖》卷,在張珩的日記中有載為譚敬“強奪去”,以后在《木雁齋書畫鑒賞筆記》中又記:“譚敬為余童年友,長而好嗜相同,故交好不衰,而強奪去……”

  富有三代收藏的張珩就這樣開始破落,大收藏家龐萊臣(1864—1949)此時已經(jīng)漸漸老去,而吳湖帆也呈現(xiàn)出有心無力的樣子,所以譚敬就此成為了上海灘雄起的新大佬,他甚至趾高氣揚地說:“目今虛齋(龐萊臣)落伍,蔥玉(張珩)無力,上海之收買宋元字畫一門,誰與我敵!”譚敬所藏的宋、元及明初書畫名跡有:宋代趙遹《瀘南平夷圖》、南宋趙子固《水仙圖》,元代趙孟頫《雙松平遠圖》和《趙氏一門合札》、趙原《晴川送客圖》、倪瓚《虞山林壑圖》、柯九思《上京宮詞》,明初夏昶《竹泉春雨圖》、解縉《自書雜詩》和明楊一清《自書詩》等。

  在張珩的指導(dǎo)下,譚敬購進柳公權(quán)《神策將軍碑》、米芾《向太后挽詞》、馬遠《踏歌行》、柯九思的《上京宮詞》、夏仲昭《竹泉春雨圖》、黃山谷《伏波神祠詩卷》、沈周《移竹圖》等名作。

  至此,譚敬已成為上海灘收藏界的新一代的代表人物。

揭秘民國年間的譚敬書畫造假團伙

  倪瓚《虞山林壑圖》,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shù)館藏。

  譚敬的造假及其團伙成員

  收藏家歷來有幾種類型,一類是真心熱愛藝術(shù)的,視珍藏如性命,如清代的高士奇(1645—1704),即使是皇帝索要的藏品,他也敢于用贗品去頂賬,而更自私的是明末的吳洪裕,人之將死,還要命后人將其收藏的《富春山居圖》焚毀殉葬;二類也是真心的熱愛,但人不為物累,一旦日子過不下去的時候,也會慨然出售自己的珍藏,張珩就是如此;三類是居奇射利,目的就是為了獲利,換了今天的話說,收藏的目的就是為了投資趨利。

  譚敬大致屬于第三類收藏家。他的眼力向來不受行家稱道,而且,他搞收藏,利字當頭。例舉之:

  1. 著名收藏家張叔未(1768—1848)舊藏了一件有“建文”款的明代筆架,稀世珍品,后來被譚敬弄到了手。以收藏明清瓷聞名的仇炎之欲得之,譚敬以奇貨可居就是不讓,其實是個價錢的問題。后來仇炎之拿出了獨缺“建文”款的明代各個年款的瓷器,終于做成了這樁交易。

  2. 他搞收藏,常常是乘人之危,拼命殺價,不講人情世故!耙淮巫T敬點名向龐萊臣(號虛齋)商購趙孟頫一門所畫的《三竹》卷,其時龐虛齋急于套現(xiàn),竟被他狠狠殺價。虛齋高譚一輩,且年長五十余歲,平時為譚敬所欽仰,此時譚敬恃才(財)傲物,置道義于不顧。”(《海上收藏世家》,鄭重著,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譚敬本身就是一位精明的商人,在他的眼里,藝術(shù)品與其他商品并沒有不同之處。而且,是商人就應(yīng)該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造假更是一本萬利的活,是收藏界里最血腥的暴利,所以,譚敬為趨利而突破道德底線、走上造假的道路是源于他對金錢的貪婪,當是不會有誤的觀點。

  造假是一門專業(yè)性極強的技術(shù),有欲望還遠遠不夠,關(guān)鍵還要有造假的能力。當年譚敬拜在潘飛聲門下學(xué)詩文時,他有個大師兄,叫湯安,為他提供了這種造假能力。

  湯安(?—1965),字臨澤,浙江嘉興人,年長譚敬二十余歲(注2)。他本是藥店學(xué)徒出身,擅長金石書畫,以造假歷代名家篆刻、書畫而聲名狼藉。

  與湯安相熟的上海篆刻家陳巨來(1904-1984),在其《按持人物瑣記》中對湯安的造假頗多揭露,指出湯安造假古董有三類,其一是印章,造假的有類似沈周、文徵明、唐伯虎、仇英等明代吳門四大家,還有文水道人(文嘉)、金俊明、方孝孺等一大批歷代名人的印章,這些假章的材質(zhì)有犀角、象牙等,其造假的蟲蛀、裂痕尤為逼真;第二類是紫砂壺,曾經(jīng)借得吳湖帆藏明代陳鳴遠紫砂壺,仿造后令吳湖帆也分不清真?zhèn)危坏谌惥褪菚嬙旒,陳巨來還親自參觀過湯安的造假作坊:

  渠(湯安)嘗招余至其家中自述其事,家在當時之拉都路興順里,兩宅一樓一底,一宅為其居家,一宅乃做假字畫之工場也。渠一時高興,偕至工場間一看,為一裱畫間,只一工友。天井墻壁上什么文天祥條幅、史可法對聯(lián)、祝枝山等等等等,幾十紙均雨打日曬,無一完整者矣。余呆了,問之曰:破得如此,有何用處呀?湯笑云:要他破損不堪后,再取下修修補補,方能像真的了,可以騙人上當嘛。又告余云:渠曾在嘉興張叔未后人處以二元買得清儀閣殘拓片一包,包的紙頭為一二尺之舊皮紙,尚是張翁親手所包者,于粘口處親自寫“嘉慶某年某月叔未封”九個字。寫包處,適在左下角,吾遂拆開將“封”字撕去,寫闊筆墨荷一幅,撕去角上,鈐一點點假廷濟印于上,賣給了姚虞琴,得價二百元也。姚君得后大喜,求吳缶老(吳昌碩)題字。缶老竟只認叔未親筆,以為作畫絕品超品也,遂為長題詩句于上。

  湯安的年齡大,造假的資格老,做鬼的名氣亦大,又是譚敬的大師兄,所以由他出面組織策劃譚敬的造假團伙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湯安為譚敬造的第一幅假畫,是譚敬收藏的趙孟頫的《雙松平遠圖》,時在1947年端午節(jié)前夕。

  鄭重先生對譚敬造假有深入研究,他撰寫的《沉睡了六十年假畫背后的故事》中寫道:“湯安找了許徵白(昭)、鄭竹友、胡經(jīng)、王超群等一班人馬分工合作,許仿畫、鄭摹款字、胡做印章、湯全色做舊,以后又有金仲魚仿畫,最后由王裝裱成軸。仿制古畫談何容易,要把流傳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書畫所經(jīng)歷的滄桑,在很短的時間里做出來,沒有幾下子是無法達到的。他們先把畫畫好,裱在板子上,用水沖得似有似無。完了以后,又像舊畫流傳過程那樣,反復(fù)揭裱,并要像修舊畫那樣進行接筆補殘,最后進行全色,使之古貌盎然!

  “造假工場設(shè)在岳陽路175弄2號,那是譚敬的一座舊式花園洋房,平時進出走的是開在永嘉路的后門。譚敬對此極為保密,只帶徐安(懋齋)來參觀,連張珩也不讓看。徐安的妹妹徐懋倩是張珩的嬸嬸,收藏錢幣大王張叔馴的妻子。徐安收藏古錢、字畫,和張珩也是好朋友。徐安家藏各種古印譜,也經(jīng)常提供一些舊印泥、上等毛筆及舊的紙絹給湯安用。復(fù)制的舊紙及綿絹等材料,也有從北京故宮買來的舊物!

  由此我們可見,在譚敬的造假團伙內(nèi),分工明確,各施所長。

  仿畫的,是許徵白!爸圃鞖v代古畫,人莫能辨,允稱個中高手!

  許徵白(1887—1948年后),名昭,字徵白,以字行,又字清簌,室名箕潁草堂,江蘇江都(揚州)人,工山水及人物雜畫。任上海美專教授多年,并參與發(fā)起組織“蜜蜂畫會”,旨在“提倡發(fā)展研究中國美術(shù)”。抗戰(zhàn)時期曾在上海參加畫展。

  摹款的,是鄭竹友,長期與許徵白合作仿古畫,混跡收藏江湖。

  鄭竹友,揚州人,系揚州名書畫家鄭箕(1809—1879)的后人,當時混跡上海的書畫家、仿制古畫的高手。

  據(jù)《按持人物瑣記》記載,鄭曾說,創(chuàng)作不是自己擅長的,但只要有“真本(原作)”,就可以臨摹,一絲不走樣。與鄭竹友合作者,還有上海的裝裱匠劉定之(字春泉,江蘇句容人),凡是有需要修補的地方,都找鄭竹友幫忙。

  鄭后為上海市文史館館員,1962年被調(diào)至北京故宮博物院,在北京故宮專做修補古畫的工作。

  做印章的,是胡經(jīng)!昂(jīng)描摹印章之準確,不但與攝影無異,而且有虛有實,精神畢現(xiàn),鋅板的做手也好,足與日本鋅板斗勝。先后做了大小印章數(shù)百方,上至宋元名人下及歷代公私藏印。而且書畫印章與紙絹舊氣多能逼真。”(《海上收藏世家》,鄭重著,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然后由湯安全幅著色做舊,最后是王超群裝裱。

  后來,因為譚敬拖欠工資,許徵白一怒之下撂挑子走人,而接替他的人就是金仲魚。

  金仲魚也是揚州人,生于繪畫世家。其父金純,字儉吾(一作建吾),是民國時期揚州名噪一時的畫家,晚年定居上海,設(shè)案售畫。

  1960年,故宮修復(fù)廠成立摹畫室,專門復(fù)制故宮書畫藏品,以代替原件供展覽和收藏。金仲魚和鄭竹友一起來到北京故宮工作。

揭秘民國年間的譚敬書畫造假團伙

  元朱德潤《秀野軒圖》卷(局部),原件藏北京故宮博物院,譚敬仿制品藏美國華盛頓弗利爾美術(shù)館。

  “譚敬造”今在何方?

  譚敬的這個書畫造假團伙壽命不長,前后達兩年多,即從1947年端午節(jié)前夕,至1949年上海解放后不久止,但戰(zhàn)果輝煌,罪證不少。

  現(xiàn)在已經(jīng)訪知的譚敬團伙仿制品有四件,計:

  宋趙子固《水仙圖》卷,原作藏天津藝術(shù)博物館,譚敬仿制品藏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元趙孟頫《雙松平遠圖》卷,原件藏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譚敬仿制品藏美國圣圣那提博物館;

  元朱德潤《秀野軒圖》卷,原件藏北京故宮博物院,譚敬仿制品藏美國華盛頓弗利爾美術(shù)館;

  元盛懋《秋江待渡圖》軸,原件藏北京故宮博物院,譚敬仿制品藏美國華盛頓弗利爾博物館。

  另,1949年譚敬前往香港前,曾經(jīng)將一批仿制的假畫交給了他的密友、當年上海珊瑚縫機廠的資方代表洪玉林。洪玉林將這批假畫交給了原上海古玩商戴福保(1910—1992),還未來得及處理,解放軍的炮聲就響起來了,隨后洪玉林因為“走私文物的組織者”罪名被新中國法院判刑。

  戴福保悄悄將這批仿制書畫帶往美國,放在自己的庫房里沉睡了六十年。戴福保去世后,這批假畫出現(xiàn)在美國佳士得拍賣會上,注明是“譚敬造”。共有九件:

  元趙孟頫、管道昇、趙雍《叢竹圖》卷,原件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元趙善長《秋山幽樹圖》卷,原件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元張遜《竹石圖》卷,原件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明董其昌《仿古山水冊》,原件藏美國納爾遜博物館;

  明項圣謨《松濤散仙圖》卷,原件藏美國波士頓藝術(shù)博物館;

  明項圣謨《江南詩意圖冊》,原件下落還未查到;

  明項圣謨《招隱圖》卷,原件藏美國洛杉磯藝術(shù)博物館;

  清惲壽平《山水花卉冊》,原件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無款《秦府十八學(xué)士》,原件不知下落;

  ……

  “譚敬造”,顯然不止以上這幾件,據(jù)國家文物局謝辰生先生介紹,1949年后,譚敬所仿趙原《晴川送客圖》軸,藏者欲售給故宮博物院,該院書畫掌眼人寫了一張條子給張珩,要他在鑒定時不要講話!肚绱ㄋ涂蛨D》真跡原是張珩的收藏,他知道這是譚敬仿的,身為國家文物局文物處的領(lǐng)導(dǎo),張珩怎能不說話?他說了,才使贗品沒能進故宮。后來,張珩原藏真跡倒是進了故宮。

  有一位居住在北京的外國人,聞名譚敬的收藏,就托洪玉林介紹認識了譚敬。譚敬也通曉英語,話很投機,洋人托洪勸說譚敬相讓幾件。譚敬要和洋人開個玩笑,半推半就將仿制品賣給洋人,第一次賣出八件,合金價一千兩,扣傭金二成。

  同時,譚敬又通過徐安之手,將一些復(fù)制品賣給了一位在美國姓薛的華僑。流散在海外的復(fù)制品,有可能就是這批東西。

  以上所錄的事跡,說明兩點:

  1. “譚敬造”的數(shù)量不少,已經(jīng)流散各處。目前所知的是對臨本,即原作尚在,“譚敬造”已是在劫難逃,很容易被識破騙局,而事實上,造假者怕暴露馬腳,防止秋后算賬,常常會生造一些古畫出來,令人無法核對。這樣的假畫,直至今日似沒見到。

  2. 從“譚敬造”的銷售方向上來看,譚敬書畫造假團伙仿造的假畫主要是為了騙外國人,向境外銷售,在國內(nèi)的銷售當在少數(shù)。

  譚敬造假團伙成員的人生結(jié)局

  這個造假團伙的主謀譚敬,于1949年5月上海解放前夕,帶著書畫去了香港,任香港華商總會理事。因駕車出了事故,吃了一場人命官司,因此入獄服刑。保釋后預(yù)備出走澳門,為籌備資金,把手邊的真品、精品都賣了,得款合當時金價六百兩。譚敬從此與書畫絕緣,雖然是邯鄲一夢,畢竟還是狠狠地玩了一把。余下的一批精品藏在母親唐佩書處,經(jīng)鄭振鐸、徐森玉、張珩的策劃,徐伯郊的奔走,陸續(xù)購回。

  1950年,譚敬接受上海市文管會的邀請從香港返滬。此時,潘達于捐獻青銅大鼎給國家,引起轟動,譚敬受此鼓舞,也將自己所藏的“陳子禾子釜”和“陳純釜”捐給了上海博物館,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頒發(fā)獎狀予以表彰。譚敬還將所藏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稿卷孤本捐獻國家,現(xiàn)由故宮博物院收藏。

  新中國帶來了新氣象,但譚敬顯然未能像他的發(fā)小張珩那樣與時俱進,他終因玩蟋蟀賭博,于1958年以賭博之罪被送往白茅嶺改造;大女兒因發(fā)起組織化裝舞會,也被送到白茅嶺。上個世紀60年代譚敬的小女兒譚端去了香港,以后又去了臺灣,嫁給杜月笙的兒子杜維善。杜維善以收藏絲綢之路古錢幣聞名于世。

  1977年,譚敬獲釋回上海。改革開放之后,他又精神起來,重振東華足球隊的雄威,那是他在最興盛時組織的一支球隊,曾親自率隊到香港表演。1991年在上海去世,享年80歲。

  造假團伙的組織實施者湯安去世最早。據(jù)陳巨來說,湯安晚年患了一種怪病,即使在六月依然要蓋著厚被并用“湯婆子”來取暖。1963年“病逝”于上海第六人民醫(yī)院,尸體送進太平間后,他居然半夜復(fù)蘇過來,大呼“吾沒有死呀”。及至1965年,湯安終于真正死去,一生活了八十多歲。

  1949年后,受老朋友、國家文物局局長鄭振鐸之邀,張珩在國家文物局擔任文物處副處長一職。1960年,北京故宮修復(fù)廠成立摹畫室,專門復(fù)制故宮書畫藏品,以代替原件供展覽和收藏。張珩深知鄭竹友和金仲魚倆人在古畫的修復(fù)、復(fù)制方面的能力,就邀請他們來北京工作。鄭竹友和金仲魚成為新中國古畫修復(fù)、復(fù)制的創(chuàng)建人,為文博系統(tǒng)育人無數(shù)。

  1963年4月,北京榮寶齋收購處收到了北宋大家米芾名作《苕溪詩》卷,系從長春偽滿皇宮流出,被人為撕毀,已成碎片,全缺的有“念、養(yǎng)、心、功、不、厭”六字,半缺的“載、酒”二字,少缺的“豈、覺、冥”三字。李東陽篆書大字引首和卷末項元汴題記,也多失去了。故宮博物院收得《苕溪詩》卷后,由楊文彬補紙重裝,再由鄭竹友根據(jù)未損前照片,將米帖缺字勾摹補全。楊仁愷《國寶沉浮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彩印版)、徐邦達《古書畫過眼要錄:晉隋唐五代宋書法》(湖南美術(shù)出版社,1987年6月版)都有記載。

  故宮那時展出的展子虔《游春圖》、張擇端《清明上河圖》都是鄭竹友和金仲魚他們做的復(fù)制品。

  “譚敬造”其他成員如許徵白、胡經(jīng)、王超群三人,晚年的情況不明。(孫煒)

  注1:上海的鄭重先生出版了《海上收藏世家》(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內(nèi)有《聚是他,散亦是他——譚敬和他的收藏活動》一文,揭露了譚敬、湯安等人的書畫造假活動,資料十分珍貴。文內(nèi)載“一九四七年端午節(jié)的前夕,譚敬來找湯安,席間談?wù)摃嫞Z氣謙恭,并問湯的生活狀況,手頭有無佳品。其時湯臨澤(即湯安)因生活所迫,已將原有字畫變賣殆盡。譚敬說‘須動動腦筋’,又說:‘我現(xiàn)在所藏的畫,想來看的人很多,時間長了必遭損壞,我想復(fù)制一些副本,以應(yīng)觀者。你是否有辦法?’湯說:‘可以試試!T敬隨即將所帶趙子昂《雙松平遠圖》卷交給湯安去辦理!

  譚敬是這個造假團伙的主謀,湯安是具體組織和實施者,已是明了。我們不知道的是,譚敬與湯安的這次如此私密的談話,其出處由何而來。甚憾。(中國山水畫藝術(shù)網(wǎng)編輯)

  注2:湯安的卒年是1965年,陳巨來著《按持人物瑣記》有明確記載(上海書畫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版,p191)。

 

 

中國山水畫藝術(shù)網(wǎng)聲明:中國山水畫藝術(shù)網(wǎng)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nèi)容僅供瀏覽者參考,不構(gòu)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和本網(wǎng)站無任何關(guān)聯(lián)。本網(wǎng)發(fā)布的訊息您如發(fā)現(xiàn)侵犯您的著作權(quán),請及時和我網(wǎng)聯(lián)系,在提交相關(guān)證明文件后,我網(wǎng)會選擇刪除。如您想轉(zhuǎn)載本條信息到手機微信或微博,請在網(wǎng)頁下端左側(cè)點擊“分享到”自助轉(zhuǎn)發(fā),或關(guān)注本網(wǎng)微信訂閱號zgsshysw。

搜藏網(wǎng) 福建美術(shù)在線 陜西省美術(shù)家協(xié)會
更多友情鏈接

網(wǎng)站版權(quán)持有人:中國 山水畫藝術(shù)網(wǎng)

頁面瀏覽設(shè)置:1024×768分辨率

本站中文名稱:中國山水畫藝術(shù)網(wǎng)    本站網(wǎng)址qyd888.com  本站所有資料信息未經(jīng)我站同意禁止轉(zhuǎn)載,否則法律責任自負。

 《中國山水畫藝術(shù)網(wǎng)》編輯部電話:13805590554   電子信箱:6-0-8@163.com  工作專用QQ:384169963    2522440660    

辦公微信:zgsshw  法律維權(quán):北京冠和權(quán)律師事務(wù)所 備案編號:  皖I(lǐng)CP備11008522號-1   備案圖標.png皖公網(wǎng)安備 3410030200029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