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拍賣市場越來越火爆,許多名家紛紛拿出自己的珍藏。在看到許多新面孔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常常發(fā)現(xiàn)一些同構(gòu)圖的畫作,而且許多畫作的題跋都有相似之處。雖然,對于名家來說,很有可能創(chuàng)作兩幅同題材的畫作,但如果連題跋都幾乎完全相同的話,那還是應該引起警惕的。
收藏天地
同一題材多幅畫作
在剛剛過去的2009年秋拍中,為了紀念張大千先生誕辰110周年,許多拍賣行紛紛推出其佳作,而一些藏家收藏的張大千作品也被整成了專題拍賣。
構(gòu)圖相同款識有異
在滬上一家拍賣行的秋拍中,可以看到由一位藏家收藏的八件作品的專題拍賣,與張大千畫作一起進行了拍賣。但細觀這些書畫作品,卻可以看到其與以往拍賣的一些張大千作品有很多相似之處。
在這個專題拍賣中,有一個張大千的《獨樹高逸》立軸,估價35萬至40萬元,成交價67.2萬元。這幅作品的款識為:荒邨建子月,獨樹老夫家。莫高窟壁畫偶得唐人樹法,寫此,以老杜詩題之。張大千爰。
有意思的是,在2005年上海的另外一場秋拍中,也有一幅張大千的《獨樹高逸》立軸,成交價為33萬元,其款識為:荒村建子月,獨樹老夫家。莫高窟壁畫偶得唐人樹法,寫此以老杜詩題之,辛巳重陽爰。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年來的拍賣市場上,往往會在一張精品出現(xiàn)之后,一股腦地出現(xiàn)類似的作品。像在2006年香港蘇富比的張宗憲專場拍賣會上,有一件張大千在1977年繪制的《蟠桃獻壽》估價78萬至98萬港元,成交價達到132萬港元。這幅作品是張大千先生寫贈摯友張學良和趙一荻夫婦祝壽之作,并曾在張學良藏品的專場拍賣會上亮相。
就在這幅作品高價成交之后,市場上與這幅作品同構(gòu)圖的作品就紛紛出現(xiàn)了,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都有“蓬萊弱水三千里,金母蟠桃一萬年,鳳鳥自歌鸞自舞,直教銜到嘉杯前”的題跋,只是將“拈六如句寫介漢卿吾兄、一荻夫人雙慶”的一句話改成了其他人的名字,以表示是畫給其他人。
[聲明]:以上內(nèi)容只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并不代表“中國山水畫藝術網(wǎng)”的價值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