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文房熱”在國內拍場已悄然興起,不少珍品拍出高價,并大有愈加升溫之勢。2009年國內幾大拍賣公司紛紛推出了文房專場,成交都比較可觀。在這波文房用具的收藏熱中,傳世品極為少見的墨床也被越來越多藏家所看好,其市場前景十分可觀。
古代的文房用具種類很多,較為常見的大件文具有筆筒、筆洗、筆架、筆盒、水盂,小件用具有墨床、硯滴、筆舔、鎮(zhèn)紙等。墨床是古代文房用具之一,亦稱墨架、墨臺,是專門用來承擱墨錠的小案架。墨磨后濕潤,亂放容易玷污他物,故制墨床以擱墨。墨床以墨定形,通常不會太大,寬不過兩指,長不過3寸。造型多案架形、座托形、書卷形、博古架形,或曲折,或簡練,深受歷代文人墨客的青睞。
作為文房專用的墨床,不會晚于宋朝,但史書的記載卻很晚。墨床雖然早在宋元時期就已出現,但直到清代,才始見于記載,并從乾隆時期開始廣泛流行和大量使用。
據玉器專家敘述,目前能見到的早期的玉墨床,多為宋、元時期的作品。明代,由于制墨業(yè)的繁榮,墨床也隨之流行,它的外形常與墨形相吻合,表面紋飾極淺,呈平面化,有的干脆制成光面。清代是文房雅玩發(fā)展的鼎盛時期,墨床的制作材質,也從古銅、玉器,發(fā)展到紫檀、陶瓷、漆器、琥珀、瑪瑙、翡翠、景泰藍。此時,墨床從單純的承墨用具,發(fā)展到既實用又可賞玩的藝術品。
明清以后墨床的制作材質,從古銅、玉器,發(fā)展到陶瓷、象牙、紅木、漆器、瑪瑙、翡翠、景泰藍等。墨床一旦從單純的承墨用具發(fā)展到可供賞玩的藝術品,除具有精、巧、雅的鮮明特征外,其文化內涵在融入了文人個性化的追求后便更加豐富。遺憾的是,墨床在文房用品的傳世品中極為少見,收藏難度較大,不易形成系列。從少量的傳世墨床來看,玉質墨床最多,也最為精致。玉質墨床溫雅圓潤,置于書案之上,極有情趣。
[聲明]:以上內容只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并不代表“中國山水畫藝術網”的價值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