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潑克》雜志 資料圖片
周末,我在舊書報攤見到了一本大型漫畫雜志《笑畫》(1934年),攤主要價300元,我看了看沒買,倒使我想起了我收藏的另一本大型漫畫刊物《潑克》。
有一個階段我是下了大力氣收集老漫畫刊物的。所謂老,就是指1949年以前的,那以后的漫畫我認(rèn)為就不能算是漫畫,很沒意義也很沒意思。所謂的漫畫家也就是個畫畫的,離漫畫的本旨相去甚遠(yuǎn),漫畫的燦爛之花在上世紀(jì)二三十年代已綻放完了它的光芒。
過去讀漫畫史專家畢克官文《徐家匯藏書樓查〈上海潑克〉》,十分神往。畢克官見到此物時“萬分地驚喜了”,隔年再訪———“工作人員竟一口否認(rèn)有這本刊物,想是資料珍貴,被當(dāng)成珍本不再借閱了!碑吙斯僬f的是20年前的情形,今天欲往公立圖書館借閱此類書刊,同樣難也!渡虾娍恕罚1918年9月創(chuàng)刊)乃中國第一本漫畫刊物,德高望重,極端珍罕,我輩當(dāng)不存幻想!稘娍恕冯m不如《上海潑克》稀珍,但我查《全國中文期刊聯(lián)合目錄》(1961年版),50家大圖書館僅北京圖書館有藏,也該是“珍稀”了。
“潑克”取自莎士比亞戲劇中頑皮的小妖精,即滑稽小丑之意。當(dāng)年上海灘已難見得到英國老牌漫畫刊物《笨拙》,葉淺予說《上海潑克》“無疑是受《PUNCH》的影響”,那么他和張光宇合辦的《潑克》更無疑是受了《PUNCH》及《上海潑克》的雙重影響。
《潑克》1937年3月于上海創(chuàng)刊,僅出一期,以3000本的發(fā)行量計算,《潑克》的存世量確乎極少極少了!渡虾娍恕贰捌涞谝黄谠陂L江一帶銷行1萬余冊”,共出了4期,所以它的存世量可能要遠(yuǎn)遠(yuǎn)大于《潑克》。
由于開本寬大,所以能給予漫畫家放開手腳施展技藝的大畫面,封面畫是張光宇親自操筆;汪子美紅墨兩色的《高爾基地獄游魂》、胡考的《某一個女子的一生》以及張樂平的《大飯店》和初入漫畫行的張仃在《潑克》上分別占了一整面。
曹涵美的《我怎樣畫工筆畫》占了兩個整面,這篇可看做是曹的小傳了,曹的大哥是張光宇。張樂平的《三毛》、葉淺予的《王先生》、胡考的《入塞行》、汪子美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陳惠齡的《撲克牌四張》皆為多色印制,十分悅目。葉淺予的《村中社戲素描》不怕別人指責(zé)“利用職權(quán)”占了兩個頁面,不過他的畫也確實將農(nóng)村人視戲如命的千姿百態(tài)描畫盡了。
文字部分的名家也不少,高明的《關(guān)于漫畫》、侖圣的《漫畫隨談》、劉獅的《關(guān)于變形》、倪貽德的《繪畫上“變形”的意義》、傅彥長的《全家福式的占有》,此外還有兩張較珍貴的照片———“第一屆全國漫畫展”流動展在南京和蘇州時的漫畫家合影。這也解答了我關(guān)于漫展地點的一個懸疑,在上海和蘇州是商場,在南京是間學(xué)校?蓱z的是全國性的漫展,竟無一處正規(guī)落腳的美術(shù)館接納之。一葉落知天下秋,僅出一期的《潑克》正是時局與漫畫人的縮影吧!
[聲明]:以上內(nèi)容只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并不代表“中國山水畫藝術(shù)網(wǎng)”的價值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