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拍賣市場首推工筆畫專場,推出估價超200萬元的周彥生的《國艷春融》、江宏偉十年磨一劍的巨作《南國印象》等大作,成為廣東秋拍重頭戲之一。在剛剛結束的全國美展上,工筆畫比例幾近七成,獲獎比例甚高;在市場中,工筆畫專場陸續(xù)出現(xiàn),廣州嘉德本季拍賣也首次推出“中國當代工筆畫專場”。
工筆畫相對寫意畫來說更為精致、工整、細膩、嚴謹,并且有章有法,具有傳統(tǒng)的嚴整技法體系,但也曾長期被詬病為過分拘謹、工藝性強。
然而,隨著藝術品市場的崛起,工筆畫卻獲得大多數(shù)收藏者認同,主要是工筆精品雅致、精巧而富有生活趣味,并且符合現(xiàn)代人的裝飾要求。
特別是在廣東市場中,工筆畫相對來說更受歡迎,即將出現(xiàn)的“中國當代工筆畫專場”也引起收藏者關注。據(jù)了解,本專場既推出當下活躍于工筆畫創(chuàng)作領域的名家如蘇白鈞、周彥生、方楚雄、李璋、于理、吳泰等的作品;還有開始引起關注的具有當代藝術性的“新工筆”。
值得關注的拍品中,包括周彥生的《國艷春融》、顧生岳的《維吾爾族老漢》、江宏偉的《南國印象》等。《國艷春融》是周彥生早期作品中的精品,是畫家典型的具有牡丹符號的“標準件”,其估價為200萬~260萬元。
該專場另一亮點是征集了近年來引起關注,被喻為“新工筆”畫家的部分優(yōu)秀作品。如喻慧的《靜觀》、張見的《肖像》等。他們的作品或打破傳統(tǒng)媒材的限制,強調個人情感的表現(xiàn),呈現(xiàn)出可貴的探索及新銳特征。
業(yè)內人士認為,當代的工筆畫已經(jīng)跳出傳統(tǒng)工筆畫的框框,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的技法,而是借鑒了油畫、版畫甚至雕塑的手法,“工筆畫”的界限已經(jīng)被無限拓寬。
[聲明]:以上內容只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并不代表“中國山水畫藝術網(wǎng)”的價值判斷。